湖南日报记者 段云行 通讯员 康承贵
在娄底乡下,有一个“活泛农民”群体,说是农民,他们都在各自的公司担任董事长;说是董事长,他们都在农村创业,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书写着精彩人生。
谢雄:绿色养牛天地宽
“再过一个多月,就有一批肉牛出栏了。”12月8日傍晚,在冷水江市金竹山镇太中居委会合顺牛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董事长谢雄扛着一捆绿色的黄竹草来到牛栏旁,看着200头正在吃草的肉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3年,谢雄把金竹山镇林场和太中村的荒山共2000亩山地租下来,租期30年。这年8月,谢雄怀揣30万元前往山东菏泽买回60头黄牛,可能是水土不服,牛到村里后,没几天就陆续发病,死了20头,损失很大。
谢雄拜师岩口镇养牛专业户苏业彬。冷水江市畜牧水产局派来一位副局长指导他给牛防病、治病。现在,谢雄对牛的一般病情,一下就能诊断出,并对症下药。
谢雄的养牛基地生机盎然了,附近不少农户和养殖户都来加盟他的合作社,现在有3位股东共出资300万元,在吴山肉岭脚下正式挂起了合顺牛类养殖合作社牌子。通过“示范基地+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
目前,谢雄又在邻近的新邵县坪上镇租了4000亩荒山,那里百草丰茂,是一个天然牧场。
夏站文:乐于行善不图报
帮人修摩托,不收费;帮人诱捕黄蜂,不要钱。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新化县吉庆镇枫木村,夏站文在蜂箱旁忙碌着。
夏站文今年45岁。15岁那年,父亲去世,他放弃了上学机会,学会了养蜂,供弟妹生活与读书。
2006年,他与人合伙在吉庆镇街上开了一家摩托车销售店,他自学成才,成了修理摩托车的高手。
夏站文店里的生意红火了,他开始收徒弟。但不收学费,还包吃包住。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夏站文带领他的弟子无偿为吉庆镇摩托车用户提供维修服务2万多人次。
夏站文开摩托车销售店,没有放弃养蜂,他的蜜蜂从开始的几箱增加到200箱。吉庆镇有36人找他学养蜂,他都无偿传授。现在,吉庆镇的养蜂专业户每年养蜂创收达200万元以上,其中大多是他的弟子。
杨鹏华:魔芋“单骑”走天下
11月30日,杨鹏华把车子停到公司坪里,做魔芋的曾师傅就满脸喜色地对他说:“杨大哥,广东一客户打来电话,需要250公斤加工好了的魔芋,要我们赶紧发货!”
种魔芋,做魔芋,卖魔芋,成了他每天不变的工作。这位40岁的“魔芋大哥”,2009年返乡创业,已经扎根山村整整7年。
1991年,他从湖南医大毕业,在新化县中医院工作了半年就毅然辞职,与朋友合伙从事百货批发,10多年走南闯北,淘到了第一桶金。
2009年,他回到尖山涧村流转20亩地,办了一个家庭小农场。后来,朋友的需求量大了,他注册200万元办起了新化县鑫鹏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当地农民入社。后又流转800亩土地,正式走产业化道路,主要生产魔芋等有机蔬菜。他投资200万元新建了加工厂,与省内外16家酒店、宾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目前,魔芋供不应求。今年他仅种魔芋一项,就产生了100万元的效益。
2016年8月,他继续与当地农户签合同,想把自己流转的800亩土地全部种魔芋,让村民拿土地入股。“只要自己脚踏实地去干,农业产业也有片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