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 王珊 文雪曼
省会长沙,山水洲城,幸福之都。在转型发展、城市建设、两型建设、全面小康等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扶贫,是长沙建设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全市党员干部的时代之责、人民群众的热切之盼。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攻克最后堡垒”的动员令,长沙发扬“争先”精神,挑大梁,勇担当。在长沙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向全市郑重承诺:到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全市上下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战鼓擂,战事酣,捷报传。截至2015年底,长沙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6044户、75362人,今年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9万名,脱贫攻坚总任务完成率达78.5%。“千手”系列扶贫工程、产业扶贫整建制推进、“互联网+”电商扶贫等一批经验典型在全省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精准扶贫的“长沙模式”获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韩俊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全局发动,全面保障
下好扶贫“一盘棋”
【关键词:协同、高效】
长沙85个省定贫困村、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少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为他们摘“穷帽”、拔“穷根”,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心尖上的大事,被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中心位置。
市里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14个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专项扶贫工作组,形成了统筹领导、协调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2015—2017年)》《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在战略上谋全局,在战术上求精准。
以精准、高效为原则,各项保障机制相继建立——
建立扶贫资金精准投入机制,让账目明明白白。制定《长沙市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扶贫资金投入方式,确保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增加、使用更加精准。今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亿元,通过实施14项专项扶贫工作整合各部门财政资金达8.5亿元,各项资金到村、到人、到项目,精准投放。
健全扶贫队伍培训机制,让扶贫者施策有方。针对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贫困村支部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分市、县、乡三级层层开展扶贫业务培训。目前,全市共举办产业扶贫、驻村帮扶等专题培训班165期,开展精准扶贫业务培训1.7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全市扶贫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完善扶贫政策宣传机制,让社会齐心共建。组织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大宣讲活动,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专题,在市、县主要媒体开设专栏,各乡镇和85个省定贫困村设立扶贫宣传专栏和公示公告栏,组织各级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编印发行《长沙市精准扶贫政策汇编》《长沙农村扶贫专报》,实现宣传多层次、全方位覆盖。
建立扶贫开发约束机制,让工作规范有序。制定《建立贫困村约束机制的意见》,指导贫困村合理使用扶贫资金,规范开展扶贫开发,避免了基层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因户制宜,因人施策
巧啃扶贫“硬骨头”
【关键词:精准、创新】
与以往扶贫不同,精准扶贫最关键的就是“精准”;而精不精准,既看后方保障,更看扶贫一线。
贫困原因各不相同,脱贫条件千差万别。怎样才能抓住根本,“扶真贫”、“真扶贫”?
长沙把“精准”二字贯穿到扶贫的全领域、全过程,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扶贫工作——
精准识贫,把底子摸清楚。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数据清查与修正,进一步核实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共清出不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982人,新纳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20256人。
精准施策,把方子开清楚。拒绝“大水漫灌”,坚持“精准滴灌”,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原则,打出“2+14”的组合拳,由相关市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14项专项扶贫工作。
其中,产业扶贫方面,落实专项资金6700万元,铺排产业扶贫项目371个;易地扶贫搬迁方面,为3383名符合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规划建设安置点9个,已开工3个,建成1个;教育扶贫方面,特困家庭学生扶贫助学覆盖率达100%,职业学历教育扶贫补助实现应补尽补;兜底保障方面,将34197名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五保范围,低保补助标准提高至450元每月;医疗救助方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贫困户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就业培训方面,贫困家庭子女参加“雨露计划”培训比率达100%,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993人。每一个数字,都折射出贫困者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改变。
精准发力,把路子探清楚。老办法不给力,就创造新模式。针对部分贫困户住得偏远,缺乏致富途径,修路成本过高的情况,宁乡县首创“千手”系列易地扶贫搬迁模式,通过实施四个“千手工程”,让贫困户不仅迁得出,更留得住、过得好;
有些贫困户致富无门,“单打独斗”又缺思路、缺经验、怕风险,长沙全面推广以土地合作经营为基础的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级土地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方式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全市村级土地合作社总数超过196家,带动超过4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增收;
互联网是市场“风口”,长沙积极推行“互联网+”电商扶贫,让贫困户搭上致富“快车”。浏阳市建设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401个,宁乡县发展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42个,有效拓宽了贫困户依托互联网创业增收的渠道。其中,宁乡县黄鹤村通过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为124户贫困果农带来200多万元收入。
结对帮扶,对口支援
服务扶贫“大战场”
【关键词:务实、长效】
长沙县蒲塘村是省定贫困村,经济发展历来滞后。过去,村里也曾积极为发展找出路,但由于缺项目、缺门路,他们的脱贫之路举步维艰。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市领导积极对口联点帮扶,联点后盾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办公厅、市林业局帮扶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77户贫困户发展黄桃、锥栗和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
走在长沙6区3县市,还有许多类似“蒲塘村”的故事在上演。
长沙把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组建了85个驻村帮扶工作组,选派255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安排85名年轻干部到省定贫困村挂职第一书记,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做到每个省定贫困村都有联点领导、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具体帮扶责任人。
在帮扶过程中,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逐村逐户制定脱贫方案和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帮扶方式上,以培育产业、促进就业为重点,注重发挥贫困人口脱贫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
“外援团”的帮忙为贫困村脱贫带来了强大助力。据不完全统计,市、县领导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协调扶贫资金项目超过1.5亿元,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协调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具体问题3.2万个。
“在长沙,早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扶贫不是少数领导、相关部门的任务,而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是全社会共创共享的梦想。”长沙市扶贫办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共识,联点、驻村的扶贫者,才会把贫困村、贫困户的事当做自家的事来办,不遗余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共识,长沙才会在全省脱贫攻坚的大局前,无愧“省会担当”,以先带后,在对口扶贫、劳务协作、人才培训等方面频频发力。
201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对口援建资金7200万元,为龙山县脱贫提供重要支持。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分别帮扶沅陵县、邵阳县、新化县,带着兄弟县市携手奔小康。发挥产业基础好、就业岗位多,先后6次组织赴湘西州开展招聘,累计收集推送3.82万个企业空缺岗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894人。承办全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对各地共561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
越是艰险处,越是考验忠诚;
越是困难前,越是体现担当。
今年9月,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四更长沙”的目标。面对这一目标,面对精准扶贫的“民生底线”,长沙正铆足了劲,同心携手,向着更加美好的愿景全速前进……·精准扶贫在路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振华 王珊 文雪曼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