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金融助力 文化腾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宇芬 编辑:康晓乔 2016-12-22 09:37:2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山清水秀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拥有深厚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和浓郁的侗族民俗资源,还有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所孕育的红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成为了当地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可是,面对基础设施所需的巨额投入,资金从哪来?

  国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的一次重要尝试,让通道开始追梦之旅。

  该行在向通道通腾精准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发放2.4亿元贷款的同时,国开发展基金公司出资1667万元,占借款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投贷结合,同时解决了资本金与项目资金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示范效益。”12月21日,国开行湖南分行副行长陈志武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也是该行支持的首个精品旅游路线项目。投贷结合模式在武陵山区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已落地多个项目。

  在湖南,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金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与金融行业的牵手越来越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故事接连发生,为文化产业的腾飞助力。2015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707.1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9%,分别比2006年的337.89亿元增长5.05倍,占GDP的比重提升1.4%。

  支持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成

  发展文化产业,资金是软肋。文化产业的投入周期长、回报不确定因素多,中小微企业居多,不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金融机构的宠儿。

  政府的谋划和引导至关重要。近几年,湖南出台了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系列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

  2009年,省委宣传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单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6项具体措施,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瓶颈,增强文化企业发展后劲,改善文化发展的金融环境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2年,由省委宣传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联合编制了国内首部省级区域文化产业融资规划——《湖南省文化产业系统性融资规划(2011-2020)》,提出了“市场化融资为主,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资本市场融资和域外融资多种渠道有机结合”的融资构想。

  规模达到1.6亿元的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资金补助、投资参股等方式拉动社会资金,并带动14个市州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规模达到30亿元的湖南省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政策性资金支持的补充,采取股权投资的形式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参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并力推企业上市。

  注册资本1亿元,成立湖南省第一家服务中小文化企业的信用担保公司——湖南省文化旅游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投资。3年来,公司先后为省内80余家企业提供了6.5亿元资金服务,实现了财政资本金6.5倍的放大效应,累计带动国民生产总值50余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上市文化企业达到5家

  拥抱资本市场,是很多企业的梦想。在湖南的文化企业中,目前已有5家圆梦者。他们是电广传媒、中南传媒、拓维信息、天舟文化、快乐购,约占全国文化上市公司的七分之一。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市值达906亿元。

  “近年来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这得益于上市后获得的多种金融手段。特别是公司在转型中,很大程度是借助上市这个平台来推进和实现。”拓维信息副总经理龙麒告诉记者,2014年和2015年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做了两次资产重组,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公司利润从3000多万元增长到2亿多元,员工从1000多人增加到近4000人。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净利润同比增长175.6%。

  从媒体成功转型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快乐购,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媒体创意和媒体内容制作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电脑和移动终端三屏互动形成整合传播平台,开发并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实现在线销售和服务。目前,快乐购电视购物业务已覆盖19个省3个直辖市(京、津、渝),覆盖户数1.4亿户。

  “上市只有一年多,我们还在学习如何使用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最近投资了一家电商,明年可能会有更密集的投资动作。”快乐购总裁唐靓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向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多元化发展。

  据省金融办提供的数据,目前我省拟上市文化类企业中,进入我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有11家,在新三板挂牌的文化类企业11家,进入我省新三板挂牌企业资源库的有14家。

  融资模式加快创新

  相比进入资本市场,对更多的文化企业来说,获得银行支持是更现实的路径。几年来,省文改办每年与省金融证券办共同组织举办文化产业与金融部门工作对接会,每年为文化企业授信合同额高达300亿元。

  文化企业资产结构有“轻资产”特性,无形资产多于有形资产。政府担保公司的引入,为文化企业获得贷款开辟了新局面。

  众森美术是一家民办艺术教育机构,梦想成为三湘教育第一股。“可是因为我们是租房办企业,一直得不到银行贷款。多亏省文化旅游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我们担保,华融湘江银行将在近期投贷600万元,解了我们的发展之急。”公司负责人邓群告诉记者。

  除了传统的贷款业务,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财富证券等金融机构还在不断摸索新的支持方式,推出新的产品。

  “我们试行了担保转投资以及文旅担保在先、文旅基金跟投在后等新型模式。童梦文化从最初的亏损状态发展为年利润近300万元的高科技企业;中惠旅则在近两年引进投资近3亿元,实现了飞跃发展。两家企业均在新三板实现了挂牌。”省文化旅游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丰立芳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银行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宇芬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