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步步高产业扶贫系列报道:携手农户“步步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孙振华 编辑:陈佳婕 2016-12-29 09:41:18
时刻新闻
—分享—

  步步高产业扶贫系列报道(上)·成绩篇

  携手农户“步步高”

  ——步步高集团产业扶贫模式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孙振华

  ■编者按

  12月21日,省委书记杜家毫邀请来自全省的9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省委座谈。作为非公企业代表,步步高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志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后,陈志强向杜家毫书记汇报了步步高集团2016年以来产业扶贫的情况,得到杜家毫书记的高度肯定。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根本途径。为探寻步步高集团产业扶贫的经验,以期对其他企业、部门参与产业扶贫有所启发和借鉴,近日,湖南日报记者、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深入全省一些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对步步高集团产业扶贫进行追踪采访。从今天起连续推出3篇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2月28日一大早,长沙市红星步步高超市生鲜区,新上了500公斤“爱心萝卜”,标牌上写着:产自步步高精准扶贫基地,产地绥宁县。

  就在前一天,这些萝卜还长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村民苏珍湖的地里。

  这个冬天,绥宁县插柳村的白萝卜、新田县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桂东县全溪村的生姜、通道侗族自治县官团村的玉米、湘潭县茶花村的莴笋……越来越多的贫困村的农产品,出现在步步高的超市门店和电商平台。这些农产品的背后,是一个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满腔热情。

  依托销售渠道优势,步步高集团摸索出具有可持续性的产业扶贫模式。自今年3月步步高推出产业扶贫“点石计划”以来,已对接贫困村26个,建立产业扶贫基地20余个,引导各村种植蔬菜水果万余亩,签订农产品采购协议3亿多元。

  初心:是公益,不是生意

  秋收之后,绥宁县插柳村的田野就日趋沉寂,300亩萝卜在泥土中安静地长大。

  12月27日,冬日的田野里忽然像在举行一个盛大的节日,几乎能出动的人都到田里来了,拔萝卜、洗萝卜、装萝卜……人们边劳动边聊天,脸在寒风里发热发红,因为劳动,也因为心里有一团明亮的火焰。

  “好多年没这么火热的集体劳动场面了。”村党支部书记苏进云感慨。多年来,插柳村的村民们戴着贫困帽子,过着闭塞落后的生活。为讨生活,青壮年村民几乎全部出门打工,田园渐渐失去生气,这片土地已经很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欢腾。

  步步高集团生鲜采购经理黄文霞现场指导大家装袋:“还要再扎紧点,不然车上一颠簸就会碰坏的。”尽管市场上萝卜的零售价现在每公斤不到1.6元,步步高还是坚持以每公斤1.4元收购插柳村的萝卜。

  “这是公益,不是生意,我们就是零利润扶贫。”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说。

  “精准扶贫”已成为时代热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王填认为:“精准扶贫应强化市场的因素,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步步高的优势就是遍布省内外的近500个门店、云猴电商平台和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我们的市场优势,正是产业扶贫的难点与痛点。”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王填提出建议案《关于用产业发展来促进精准扶贫的建议》,并首次提出步步高产业扶贫“点石计划”,依托市场之手“点石成金”,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的发展难题。

  4月,步步高集团成立产业扶贫管理部。“这个部门只有3个人,却能协调、调动采购部、品牌部、财务部等相关环节,是步步高集团人数最少却能调动最多力量的一个部门。”步步高集团产业扶贫管理部总监邹爱华说。

  按照“点石计划”,步步高将在全省15至20个村建立扶贫基地,产品由步步高包销。

  步步高最早选择的一批扶贫基地,都是省扶贫工作队的点。插柳村便是湖南师大的扶贫点,还有邵阳县塘代村、隆回县铜钱坪村、新田县黄栗山村、花垣县让烈村……步步高集团受省人大、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10个扶贫工作队的请托,进入一批为农产品销路所困的贫困村,今年以来为这些村销售农产品近200万公斤。

  升级:要输血,更要造血

  12月27日,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64岁的刘云华在子曦合作社的菜田里为油菜施肥,这种油菜叶肥茎嫩,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菜薹。

  一群土鸡找到一个围网的缺口,欢快地跑进菜田,专挑最嫩的小萝卜菜啄食起来。刘云华大声驱赶:“萝卜菜要卖一两块一斤呢!”

  每天17时左右,一辆满载油菜、萝卜、莴笋的货车,就会从茶花村出发,前往位于湘潭市岳塘区的步步高云通物流园。第二天一早,茶花村水灵灵的蔬菜便会摆上步步高多个门店的生鲜柜台。

  子曦合作社是步步高重点对接的贫困村合作社,有21户贫困户,刘云华是其中一户。

  “最重要的是保证蔬菜的品质,我们的菜能顺利走向市场,贫困户才有出路。”合作社负责人王彬告诉记者,早两天一批油菜薹摘收不及时,稍微有点粗,送到步步高被退了回来。这样的经验教训多了,合作社才越来越成熟、专业。贫困户也意识到,必须种好菜才能有收入,不能光等着人家来“爱心扶贫”。

  与农业合作社联手,是步步高集团产业扶贫的升级版本。

  随着“点石计划”深入,步步高开始寻找更多合适产业扶贫的贫困村。那些没有扶贫队但拥有较成熟运营经验合作社的贫困村,成为新一批扶贫基地。步步高与这些合作社签订农产品种养采购协议,由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服务,按照标准进行前期处理和统一包装,由步步高销售。

  “不能单纯只为农民销售产品,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市场生存能力,将来不管有没有扶贫队、有没有步步高,农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步步高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志强说,扶贫不只是输血,更要培养造血能力。

  按照这一模式,目前,步步高已与桑植县蔬菜种植合作社、新化县杨梅种植合作社、浏阳市淳口镇黑山羊合作社、长沙县金井镇蔬菜合作社、桂东生姜种植合作社、湘潭县茶花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

  未来:越精准,越有空间

  很多年了,生活终于向新田县龙泉镇潮水铺村贫困户唐荣高展示出甜美的一面。

  妻子离世,女儿远嫁,儿子外出打工多年未归,独自在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早两年上山打石头时又不慎将右眼打瞎,唐荣高的日子由此漆黑一片。

  今年7月,步步高的到来为他的生活带来了亮光。步步高集团捐资15万元帮唐荣高建设一个土鸡饲养场。因为这个养鸡场,离家多年的儿子也回来了,首批2000只鸡苗即将进场。“好好过,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唐荣高说。

  这是步步高正在推广的自建基地扶贫模式,唐荣高是“土鸡脱贫”的第一个试点。

  步步高请来湖南农大畜牧专家贺长青教授,给唐荣高鸡场选地点、做技术支持。步步高产业扶贫管理部总监邹爱华给唐高荣算账打气:土鸡生长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强,今年卖不出去的鸡,可以卖土鸡蛋,明年还可做老母鸡卖,而且土鸡品质好、价格高,一只土鸡每年可有50元左右的利润,2000只就是10万元了……

  “事实上,每一位贫困户只要饲养100只土鸡,就完全可以摆脱贫困了。”邹爱华表示,唐荣高的试点成功后,步步高将向潮水铺全村贫困户推广;接下来,再到全省寻找合适的村复制。除了土鸡,食用菌也是步步高目前正在着力推广的产业扶贫项目。

  这也许就是步步高产业扶贫的“未来版本”。“我们要沉下去,打造自己的扶贫基地,摸索更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把产业扶贫做得更扎实、更精准,与贫困村联系得更紧密,利用步步高的优势连接更多的贫困村、贫困户。”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说。目前,通过自建基地方式,步步高已联系了新田潮水铺村、通道石壁村、桂东全溪村、涟源邓家岭村等10个贫困村。

  在通道,步步高已与县政府签订2017年1亿元的农产品采购协议;与绥宁全县的整体采购协议也正在积极沟通,预计不会低于1亿元。

  步步高云猴电商平台也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已建立扶贫产品专区,湘西的腊肉、平江的香干、新化的绿壳鸡蛋……一件件特色扶贫农产品,从深山里走出来,销往全国。

  下周,邹爱华还要带采购经理去江永兰溪乡收莴笋,去长沙县金井镇收藠头,去桑植收高山萝卜……一直到春节前,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原先定下的15至20家扶贫基地目标早已完成,步步高的步子迈得更快了。邹爱华称,过完春节,步步高扶贫基地预计将超过50家。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王填说,步步高将稳定做大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模式,让农民真正融入到市场中来。

  岁末的田野恬静安详,已是冬至时节,太阳正在缓慢北归,白昼变长黑夜变短,泥土里有热气在滋长,静待春风吹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孙振华

编辑:陈佳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