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在给学员上程序员专业技能课。(资料照片)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邹靖方
获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计算机程序员决赛第一名后,王小龙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依然站在讲台上,用相声般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计算机编程知识。
王小龙,是株洲健坤北大青鸟培训学校的计算机程序员老师,从事计算机编程技术已有14年历史。上大学专修的是计算机编程,南下打工从事的是计算机编程,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内容也是计算机编程。
1998年,网吧刚刚在大街小巷里兴起。有一次,正在读高中的王小龙透过网吧的玻璃,看到电脑屏幕里精美的动画,一个个动画人物在电脑里跳来跳去,他用攥了3天的早饭钱,第一次走进了网吧,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游戏。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开发个游戏。”高中时期,王小龙就经常买些电脑方面的书籍阅读。由于家里没有电脑,他就打着修电脑的名义去亲朋好友家“蹭”电脑,久而久之,他竟成了远近闻名的“电脑迷”。
高考填写志愿时,王小龙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编程,必须仔细、周全,容不得丝毫纰漏。”2003年,大学毕业的王小龙就职于深圳一家软件公司。
有一次,公司让王小龙研发一个酒店管理系统,他在电脑前呆了3天3夜,咬着牙硬是把系统全部编写完。正准备回去休息时,公司负责测试的同事要求他把房间管理这块程序全部重做。
此时的王小龙懵了,自己觉得任务完成得很圆满,为何还要重来?
当同事打开房间管理程序测试,王小龙才发现由于一个程序代码输入错误,导致后期的数据维护出现问题,使整个管理系统无法进入正常运转。
这件事一直铭刻在他的心里,在以后的编程日子里,就像悬挂在脑海中的一面警钟。
2011年从王小龙班上毕业的石忠孝,已是上海某软件公司的软件项目经理。 2016年,石忠孝研究一个程序,在识图技术上卡了壳,他打电话向王小龙求救。由于王小龙不擅长识图技术,他并没有及时回答如何解决这道技术难题。他马上坐到电脑前查阅网页,翻阅有关识图技术的电子资料,经过一通宵,王小龙将编写程序的思路发给了石忠孝。
按照王小龙的思路一整理,石忠孝仅用半天时间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编程序很枯燥,找到枯燥中的笑点,就能变成一种乐趣。”王小龙经常会通过生动的俗语、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出计算机编程的各类专业术语。
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多态”这个概念时,王小龙开始发挥他的喜剧天分,他用筷子演示吃饭,接着学美国人吃西餐,再接着直接演示印度人用手抓饭,滑稽的模样让学生捧腹大笑。学生们在笑声中记住了“多态”这个词的含义,就是同一事情作出的不同表现。
编程本身就是一个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要将编程知识点转换为笑点,不仅是靠善于临机应变的幽默,更多的是靠炉火纯青的编程技艺和对教学的那份用心,王小龙做到了。
王小龙走进计算机编程,又从计算机编程中走来。编程,“编”出了王小龙精彩人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靖方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