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波 冯夏斌
湖南日报记者 邓晶琎
列车进出的指示灯闪烁不断,电话响个不停,工作人员眼看、手指、口呼的作业此起彼伏……2月8日8时,在永州火车站的信号楼内,不到30平方米的工作区域一片繁忙。
信号楼,是火车站的“大脑”,列车的到达、出发指令都要从这里发出,而发出指令的人被称为车站“大管家”。
在永州火车站,运转安全员朱本国和技师伍金辉,同在信号楼工作18年,他们相互学习、比拼技能,“比翼双飞”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被大家称为“夫妻管家”。
2月8日7时20分,朱本国和伍金辉一起走进信号楼,投入工作。朱本国开始了解掌握全天工作重点,伍金辉在电脑前检查并打印好当天始发普速客车的编组。
“作为湘南地区唯一一个高铁、动车组和普速列车同时上下乘运的车站,我们的作业难度、安全压力特别大。”51岁的朱本国一边娴熟地准备接班,一边介绍。
春运期间,临客列车激增,任务更加艰巨。这对“夫妻管家”每天需接发180多趟列车的信号指令,大部分时间都在岗位上度过。
8时,朱本国开始布置一天的工作。“图定始发列车7列,始发临客4列,合计始发列车11列,伍金辉请注意好相关客车的接送编组工作。”
提到伍金辉时,两人默契地对眼并点头。
10时32分,朱本国看到伍金辉飞快地从一站台跑进信号楼,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刚刚核对T8302次编组,发现车号不对,我将现场车号重新核对了一遍并记录好,现在回来重新打印编组。”伍金辉气喘吁吁地回答。
发现编组不对,伍金辉立刻进行修改,并与司机进行交接。
“客车无小事”,伍金辉解释,如果列车“身份”信息错误,引发列车晚点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一趟趟列车飞驰,缩短了家的距离。朱本国、伍金辉这对“夫妻管家”就在这此起彼伏的笛声中走过了18个春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波 冯夏斌 邓晶琎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