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我不住招待所,采取过去老苏区办法,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不扰民,又可深入群众,人要少,一切轻装简行,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56年前,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来湖南农村蹲点调查,对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共湖南省委负责同志作“待遇” 交代。
本期“档案里的长沙”,走进位于星沙新建成投入使用的长沙县国家综合档案馆,随着“刘少奇主席在天华蹲点调查的综合报告”档案的解密首次对外展示,这段鲜为人知的史事细节,在抖落尘封的档案里悄然温情呈现。
档案史志 “我是来当小学生的”
作为长沙县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之一,“刘少奇主席在天华蹲点调查的综合报告”档案保存完好。记者注意到,在该档案中,不仅有详尽的文字记录,也有刘少奇主席在天华蹲点调查时留下的珍贵照片,这些档案不少是首次对外公开。
据档案记载,1961年4月12日到30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63岁的刘少奇带着党中央新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携夫人王光美一道,来到家乡湖南,深入长沙县天华村,蹲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是来当小学生的,向你们学习来啦!”4月12日傍晚,刘少奇来到当时的天华大队。在长沙县天华村蹲点调查期间,刘少奇走进农家、医院、集镇和社队企业,深入调查研究,一忙就是18天。
档案钩沉 睡两条长凳和两块门板架起的床
“睡门板,铺禾草,不扰民”。回湖南农村蹲点调查前,刘少奇与负责同志交代。事实上,在长沙县天华也是如此安排的。
档案记录,刘少奇来到长沙县天华大队,就住在大队部所在地王家塘的两间土砖屋里。前间作会议室,摆了一张油漆斑驳的条桌和几张旧高凳,后间摆设的是两条长凳和两块门板架起的床,一张小桌,几把靠椅,用一块粗布挡住窗户的风。这就是少奇同志的卧室兼办公室 。
“少奇同志身着蓝布衣衫,头戴兰布帽,脚穿青布鞋,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他热情地迎接前来参加座谈的大队、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群众。”档案的点滴记载,全景地再现了在天华蹲点的刘少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