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娭毑在清扫楼道,身旁楼道文化墙图文并茂介绍了她的热心事迹。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周和平)“他家就住14栋的‘王娭毑’单元。”昨日,指着装饰精美的楼道单元门,陈家湖小区居民给来客热心指路。“王娭毑”单元?没错。经过前期准备,昨日,楼道文化“小清新”样板在开福区新河街道陈家湖社区的陈家湖小区全新亮相,“王娭毑”、“邻里互助”等成为楼道单元名。据悉,如此为楼道添“文化”,在开福区乃至长沙城区为首创。
走进提质提档后的陈家湖小区,整洁的楼栋、全新的马路、规范的停车……令人耳目一新。在小区14栋,这里的楼道景观更是抢眼:三个楼道单元分别命名为“王娭毑”、“邻里互助”等,除醒目的楼道名招牌外,还有取名由来的文字简介。
“用我的名字命名,还是有点惭愧呢!”提起楼道单元取名,被大家亲切称为“王娭毑”的王淑云老人乐呵呵的,连连摆手。今年85岁高龄的王娭毑,是一名“热心肠”,在该宿舍楼已住了38年,过去的这些年,楼道内的扶手她擦了又擦,楼道内的地面扫了又扫,扫把都不知用了好多把,楼道乃至整栋的邻居因此“沾光”,平时见面,大家都亲切地称她“王娭毑”。
“王娭毑,都认得。她好热心,德高望重,去年小区提质改造,她楼上楼下帮着到处跑,平常邻居有事外出,钥匙都交给她保管,很放心。”楼道单元取名“王娭毑”,在邻居们的点赞声中,居民李政章伸出了夸奖的大拇指。
楼道文化的打造和推出,可谓是陈家湖社区提质提档由“面子”向“里子”推进的又一举措。
新河街道工委书记梅文辉告诉记者,去年实施的提质提档,陈家湖小区的围墙全部得到拆除,30多栋老旧居民楼面貌一新,居民生活环境已得到质的提升。
“有了‘面子’,更要‘里子’,其中楼道作为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也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平台,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载体。”梅文辉说,陈家湖小区提质改造完成以后,现在,根据楼道本身的人文等特色,打造楼道文化,营造浓郁的楼道文化气息,搭建起邻里间联系的桥梁,对教育、熏陶居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他们融合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真正实现“小楼道、大和谐”。
“接下来,社区将在小区楼道文化现有的样板基础上,在其余楼栋予以推广,挖掘楼道文化,打造成社区的一道独特景观。”陈家湖社区党委书记吴怡介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