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3月5日讯(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冯丽萍 王庚娣) “每块石碑都有历史,对进一步研究潇湘古镇具有很大价值。”3月5日,面对刚刚重见天日的40多块清代石碑,永州市冷水滩区文物所专家对记者说。
据介绍,这批清代石碑出土于冷水滩区蔡市镇潇湘古镇旧址附近一口山塘。上世纪50年代,当地村民搜集周边石碑、墓碑,用于修建山塘涵道。根据当地村民反映的情况,区文物部门近日组织人员,对埋在水塘下的石碑进行挖掘保护。
挖掘现场,永州市文物研究专家张京华教授告诉记者,这批石碑都是清代的,从雍正到光绪年间的都有,其中6块记载潇湘古镇建设的石碑,与古镇上现存9块记事碑互为印证,有助于研究古镇发展历史。
潇湘古镇位于潇、湘二水汇合处蔡市镇老埠头,这里曾是古城永州近郊的一个繁华小镇,建于唐代,兴盛于五代,延续于宋、元、明、清,衰落于民国初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潇湘古镇是湘桂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潇湘古镇湘江码头西岸,至今有保存完整的100多米长的老式商业街道和20余栋古色古香的商铺客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编辑:夏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