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9日讯 2017年招生入学政策“严到底”,“公办不择校、民办不择优”(民办不择优指义务教育阶段)将成新常态——这条长沙市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一出台,不少家长又开始焦虑了。去年,长沙“最严招生令”发布后,由于规定“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一时间在长沙多所民办初中掀起“择校热”。面对今年新政,家长该如何在公办和民办中选择?今天,在长沙新东方春季国际教育展现场,记者邀请多位学校负责人进行支招。
新政倒逼
民办初中提升办学质量
湖南师大附小的家长文先生原本打定主意是要将孩子送进民办初中,但看到“从今年秋季初一新生开始,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升高中时不再享受对口直升政策”的消息,他瞬间觉得很迷茫,“这是不是意味着读公办初中更有机会在名校读高中?”活动现场,和文先生一样有疑虑的家长不在少数。
对于新政,湘郡培源实验学校校长王建林认为,不可否认,曾有民办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不遗余力地向家长彰显和名校的关系,包括直升政策等。“这条新政的出台,很明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长沙民办教育发展。”他认为,此举将倒逼民办初中要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办出特色,用实力说话,而不是打着名校的光环去招生。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武建谋则认为,新政利于长沙教育的均衡发展。相对于公办初中,民办初中往往地理位置较偏,收费也较高,没有好的教育品质吸引不了考生和家长。现在取消直升政策之后,民办初中一定要利用政策变化来实现转型发展,与公办初中走出差异化的路子。
家长须理性对待
“小升初”择校
近年,长沙的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身边,但究竟该选择公办还是民办,特别是如何选择民办初中,成了许多家长的烦心事。
长沙市南雅中学副校长黄汉军认为,家长的纠结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对长沙教育的现状不甚了解,很多时候还是用固有的观念去判断学校的好与坏,目光只盯着几所传统名校。他表示,近年来,长沙一直在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捆绑发展、对口支援、委托管理和多校推一等方式,促进校长教师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每个区域内都有优质公办初中。特别是从中考成绩来看,6A的毕业生也不再只是完全集中在某几个学校了。”
长沙新东方学校校长陈隆也表示,名校并不应该成为大家的首选,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他建议家长要全方位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实力和兴趣,结合自身的家庭条件,正确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拥有美好的未来,并不是指他暂时的考试成绩有多么好,是不是一定能考到6A。因为在考试中试卷能考出来的东西很有限,更多的涉及综合素养的东西是无法在考试中体现的。”武建谋建议,家长不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再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
■记者 黄京
链接
中小学生怎样阅读和写作?
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3月19日上午,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亚军彭敏来到长沙市南雅中学,做客“大咖思享会暨创文大讲堂”,与“寻找中国写作之星”2017潇湘少年榜创文大赛长沙地区的4000余名参赛者分享他的“中文之美与诗词之爱”。另外,青少年经典阅读的“点灯人”易春花、知名评论家周东飞也在现场教大家如何写作与阅读。该活动由湖南省新华书店、湖南写作学会、北京写作学会等单位举办。
易春花是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也是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讲座中,她分享了自己跟女儿的阅读故事。她说,共读是亲子关系恒久的磁场,共读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爱上阅读是我们一辈子的良好习惯,她希望孩子们一路有好书相伴。
作为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家,周东飞最近开通了名为“批作文”的平台,免费为中小学生批改和择优发表作文。此次讲座,他既指出了中学生作文里常见的10个“坑”,包括:“一目十行、离题万里”的审题坑儿;“虚构编造、滥竽充数”的选材坑儿;“三段为王、游走不定”的“结构坑儿”;“套路现形、头重脚轻”的“开头坑儿”等。同时提出,要掌握“高精尖不要假大空”、“理清逻辑把握全局”、“不用为了修辞而修辞”、“清清嗓子讲你非说不可的话”等填“坑”法则。
■记者 黄京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京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