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年内启动,“十三五”期间完成
参观公园将可“穿越”汉朝
长沙晚报讯(记者 姚倩)辛追夫人、太傅贾谊、定王台这些长沙历史文化中著名的人物和地名,其实都与历史上的“汉长沙国”有关。昨日,记者从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召开的论证会上获悉,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于年内实质启动,“十三五”期间完成建设。届时,市民们不仅可以参观汉代陵墓的遗迹和文物,还可以体验考古、汉服和汉式婚礼,充分领略汉文化的魅力。
汉文化构成长沙文化的重要部分
为什么叫“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长沙也曾是“国”吗?市文物局局长曹凛介绍,汉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定都临湘(今长沙市),辖今湖南全境及黔、桂、粤,赣、鄂等各省各一部,是大汉帝国开国七大诸侯国之一。汉长沙国分为吴氏和刘氏两个时期,前后存续共约220年,几乎与西汉王朝相始终。吴氏长沙国第一代王吴芮因跟随项羽、刘邦起义反秦而受封。
“著名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辛追,就是吴氏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贾谊之所以称之为‘贾太傅’是因为他曾为第五代长沙王吴著的太傅;东汉光武帝刘秀乃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而‘定王台’就是刘发所筑。”曹凛告诉记者,汉长沙国作为在汉代中国南方长期存在的诸侯国,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开发、南方经济,促进民族融合,孕育湖湘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汉文化是长沙文化最重要的特质”。
多个专项规划获批 今年启动建设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长沙市境内陆续发现了26座汉代大型陵墓遗迹和一处城址,分布于南起岳麓区天马山、北至望城区风篷岭的湘江西岸山丘上,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长沙国王陵因其初始规划和被历代生活板块分成一区、一城和三片:即戴公庙片、谷山片区、咸嘉湖片、天马山片和三汊矶古城遗址。经过考古发掘的5座王陵,共出土文物计5000余件。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诸侯国陵园。汉长沙国王陵遗址已列入代表中华文明的全国15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两会政府报告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完成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据市文广新局局长杨长江介绍,目前,公园筹建已完成了遗址区的测量测绘、水文地质、现代生物、水利水系等多项基础性综合勘察,《长沙国王陵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0)》、《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已获批,探明了谷山片区14座王(后)陵的具体位置。该项目已列入湘江新区2016-2025年重点工程名录,2017年内启动实质建设。
穿汉服 玩蹴鞠 公园可体验汉文化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选址于谷山片区王陵最密集的区域。位于湘江西岸谷山山系的低矮山丘和台地上,与长沙国都城“临湘”一江之隔。规划范围北以时代倾城小区南侧围墙为界,南侧以二环路为界,西侧以望藕路为界,东侧以银杉路为界,公园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包括长沙国历史博物馆、汉文化广场、王陵遗址展示区、湿地花田景区、考古工作站、特色民俗接待村等重要节点组成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副主任赵晓华介绍,作为考古遗址公园,其魅力源自于“考古”,公园内已发现的12座王陵均未正式发掘,公园内将设工作站进行考古工作。市民将现场参观考古过程,还有机会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其中,桃花岭墓园环境整治一期工程被列为遗址公园建设启动项目。作为背山面水的“宝地”,谷山片区的自然风景也十分优美。在特色民俗文化村,游客可体验各种汉文化,穿汉服,举办汉式婚礼,玩汉代博局、投壶、蹴鞠等各种游戏。公园内还将发展各种文创产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姚倩
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