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花9天时间,从蓝山县的湘江源,到岳阳的湘江入洞庭湖口,行程2000多公里,一路顺流而下,探访湘江源、湘水与潇水汇合处、东洞庭湖等15个地点,7处水样取样并进行专业水质检测。开展这项活动的,是来自长沙的9名初三学生。
这是一次由湖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的首期“走读湘江”绿色游学活动。6月29日,记者来到岳阳,采访了这群不寻常的孩子们。
别开生面的学习
9名初中生,其中6名女生、3名男生,分别来自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长雅学校、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等学校,他们都热爱环保,热爱湘江这条湖南人的母亲河。他们的父母,都非常支持环保公益活动。其中7名学生,早在2015年就曾实地探寻过湘江源头。
队员曾晨希,小学5年级时就因为热心环保公益活动,荣获长沙市优秀青少年志愿者。今年她看完《黄河之旅》一书后,就萌发了探寻湘江的念头,得到了母亲程蓓的支持。程蓓在朋友圈中发出倡议,没想到两天关注人数破2000,于是她联系了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策划了这次“走读湘江”活动。
该活动的负责人何建军介绍,队员们展开了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历史文化发展两个方面的考察。9天的行程,他们途经永州、衡阳、湘潭、株洲、岳阳以及长沙等6个城市,造访湖南4大书院,考察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等厂矿区,并在专业环保人士的指导下用专业工具进行水质检测,撰写环境研究报告,并记录游学体验。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队员郑展翅说,“以往的学习大都是在书本中,这次边走边看边体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段游学经历奠定了我的环保观,我也将一生都会坚持。”
环保游学“十分过瘾”
从参观湘潭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到污水处理厂体验污泥去除工作,深入垃圾焚烧发电厂了解发电过程,坐船到洞庭湖小岛上感受生物多样性,队员们直呼这样的游学“十分过瘾”,比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扎实。
队员刘嘉仪告诉记者,洞庭湖一位江豚保护志愿者,亲口讲述了江豚的灵性,以及生存的困境,对她触动很大,“志愿者说,他小时候,洞庭湖还生活着140多种鱼类,现在却只有40多种了。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回去后我要多向同学讲述我的所见所闻,让大家都加入环保志愿者的行列。”
让队员袁有晴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去水口山矿区取水样检测,正逢天降大雨,“水位比较低,我是跪在岸上的泥土里,探出手才勉强取到水样的。”当一行人返回到车上时,个个被雨淋得浑身湿透,但袁有晴很开心:“我觉得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很有成就感。”
让各位队员出乎意料的,是沿途各市州政府对队员们非常热忱。在永州、湘潭、衡阳等市,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的负责人,甚至市长,都现身座谈会,不仅详细介绍了环保工作形势,还耐心回答了队员们的“中学生如何参与环保工作”“经济发展与环保生态如何平衡”等问题。“‘大人物’们的肯定,让我们更觉得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是值得的。”曾晨希、唐嘉萱、彭紫瑄等同学说。
亲身感受湘江文明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
从2013年9月,湖南省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滚动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在2016年12月30日召开的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强调,把“一号重点工程”向纵深发展,向“一湖四水”(洞庭湖和湘、资、沅、澧水系)延伸。9名中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湘江治理的成效。
在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队员们参观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况,对这里丰富的生物样本叹为观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他们投身环保志愿活动的热情。
而这样的感动,贯穿在活动的全过程。在周敦颐后裔百年院落、江永女书生态园、石鼓书院等湘江流域孕育的湖湘文明之地,队员们都被深深地折服,“‘走读湘江’,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湘江孕育的湖湘文化,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保护母亲河对湖南的重要性,我们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展翅、涂运豪、曾依琳、谭仁韬同学都表示。
该活动的负责人何建军介绍,“走读湘江”绿色游学活动还将招募一批志愿者,让更多中学生亲身感受湘江文明,投身环保公益事业。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