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浓情汇聚 临时大家庭暖人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李卓 朱华 胡益虎 邓艳红 编辑:徐丹 2017-07-06 15:45:36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下午,雨花区跳马镇团然村临时安置点——团然幼儿园内的群众正在吃晚饭。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在长沙县的一处安置点,爱心企业送来生活物资。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摄

  饭菜送到房间

  给孕妇孩子“开小灶”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地点:天心区南托街道

  238名集中安置人员,66间房间,除了早餐凭票自行就餐以外,中晚餐全部供应并配送到房间,这是记者在天心区南托街道一家酒店安置点看到的场景。据了解,该安置点的安置人员全部来自兴马洲。

  记者前往安置点时,正好碰到南托街道后勤保障组正在送餐中。84岁的刘美芝一个人在房间,工作人员为她送来盒饭,并将其扶到桌前就餐。记者看到,盒饭里荤素搭配,还配备了汤菜。得知刘美芝年纪较大,胃不是很好,一般的菜无法消化,工作人员特意为其安排了丝瓜等菜式。同时,工作人员为部分小孩和2名孕妇额外准备了汤菜。

  67岁的李明科和妻子傅小翠是6月30日第一批转移的人员,傅小翠去年因高血压摔倒受伤,到现在还不能正常走路,是街道防指的工作人员以抱、抬的方式送来的。经过悉心照料,这两天傅小翠能够扶着墙缓慢走动了。

  “政府做的没话说,现在政策真好,我一个五保户,身体不错,还种了1亩多地,加上政府的关心照顾,生活无忧。这次转移出来,第一次住这么好的地方,还第一次坐地铁到市中心转了转,很感谢政府的帮助。”74岁的彭月明说。

  “在这里吃住都好,就是想回家了。”听到村民孟强云的一句话,街道工作人员马上拿出了手机,翻出几张照片给村民看看洲上的现状。照片中,不少穿着救生衣的人正骑着电动车,家里没人的家庭养的猪和羊也有人照应着。前日,记者在兴马洲防汛指挥部看到,天心区联点领导、街道、村干部、水利防汛专家与普通村民、志愿者同吃住,连日来还及时解决好几处管涌,家里留守的青壮年每天都会收到指挥部送来的盒饭和矿泉水。“等湘江降到安全水位,村民们就可以回家了,你们回去时房子都在,家园都在。”南托街道工作人员说。

  园长开放私家幼儿园

  免费供村民住宿

  长沙晚报记者 李卓

  地点:雨花区跳马镇

  “这里的辣椒炒肉,手艺比我还好,你一定要试试!”72岁的廖洪华打开饭盒,夹起一片油亮的辣椒炒肉,硬要请记者试味。昨日下午,记者探营雨花区跳马镇团然村灾后临时安置点时正赶上饭点,村民们争相邀记者一起吃这里的盒饭。“安置好不好,呷餐饭就晓得!”他们似乎知道我们要问什么,一顿饭就给了答案。

  团然幼儿园的三层小楼装修一新,与平时不同,这里没有一个孩子,住的是32名受灾村民。幼儿园后院的地板上铺着五彩塑胶软垫,平日里孩子们嬉闹的乐园,成了村民们的食堂,大伙在崭新的彩色儿童桌上用餐,看上去有点“萌萌哒”。

  “两荤两素,管饱管够!还有八宝粥、水果、方便面!”熊菊华是该村秦家港组的村民,7月2日,曙光垸发生漫堤险情,接到通知后,她和老伴、儿子、儿媳匆匆抓起几件换洗衣服就冲出家门。“当时所有家当就是‘穿在身上,吃在口里’。”熊老本来犯愁吃穿住,没想到大把年纪居然住进幼儿园,一日三餐吃得好,还免费发崭新的衣服、洗漱用具、凉席被褥,随时有热水澡洗,病了身边就有医生免费给你看病吃药。

  “1954年跳马也遭过一次大水,比今年规模小得多,我们一天一宿没吃没喝。”廖洪华回忆说,当年土砖屋水一冲就垮,6岁的他找不到父母,没吃没喝就在大石头碾子上睡了一夜。“如今虽然遭灾了,日子却过得和平时一样舒坦。”

  团然幼儿园并不是政府安置点,安置受灾村民完全出于园长游毅的个人义举。“我是黎托人,也经历过水灾,在跳马办幼儿园,乡亲们就是一屋人!”游毅说,灾后第一时间他就向政府申请,免费开放自己的幼儿园,供村民住宿,水电费用全免。政府则在这里设立免费医疗救助点,派来服务人员,包揽灾民们所有的吃穿用度。这次救灾,像游毅这样的热心人还有一大拨。截至目前,跳马镇共收到11家单位和2位个人捐赠的大量饮用水、方便面、衣服、行军床、药品等物资。

  跳马镇此次受灾的团然村、冬斯港村1399名村民,95%以上投亲靠友,其余分别被临时安置在团然村村部、白竹村小学、团然幼儿园和鑫广酒店。除了得到妥善安置外,截至昨日下午1时,共有1102名受灾村民领取生活补助总额22.04万元。雨花区政府还派出14个专业医疗队和房屋安全鉴定组以及专业电工组,挨家挨户帮村民消毒防疫检修,目前已有61人安全重返家园。

  “这里吃得好睡得香,还有电影看”

  长沙晚报记者 朱华

  地点:望城区茶亭镇、高塘岭街道

  望城区遭受连续暴雨,全区各街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乌山街道、铜官街道、白箬铺镇、茶亭镇受灾严重,部分人员转移到了安置点。安置人员生活怎么样?记者昨日分别走访了茶亭镇东城中学、高塘岭街道望一向阳中学等安置点。

  7月2日,苏廖垸紧急转移居民万余人,大部分选择投亲靠友,有500多人住到了安置点,其中430人住在东城中学的宿舍里。

  “这里非常好,吃得好,住得好,还有人看病。”昨日中午,在学生宿舍一楼的第一间教室里,85岁的姚三爹刚刚睡完午觉,他对安置点的服务赞不绝口:“每餐都有7个菜,工作人员从早忙到晚,好累的,不但没有怨言,还特别热情。”

  记者看到,值班室门外贴上了值班人员的联系信息,“灾民可以到这里来领取牙膏牙刷、席子、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随时可以找到人。”茶亭镇党委委员曾文武介绍说,值班人员每班4个人,12小时轮换一次,医疗点就在前面一栋房内,同样也是两班倒的24小时服务,可以测量血压血糖以及提供藿香正气水等药品。

  说话间,一个年轻的女孩从值班室内走了出来,“她也是安置在这里的居民,如今是我们的志愿者了!”女孩叫余筱宸,今年刚高中毕业,和12岁的弟弟一起搬到了这里,看到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人带路、领东西,晚上还帮着查房,当上了志愿者,“爸爸妈妈都在防汛一线忙碌,我就帮帮叔叔阿姨的忙,他们很辛苦,不容易。”

  望一向阳中学也是一处大的安置点,很多乌山街道转移过来的居民住在这里,已经陆续接收了千余人。这是一所新学校,硬件设施较好。一进学校门,就看到了一排排志愿服务点,有义诊的,有灾民接待处等。来到宿舍,这里也准备好了被子、凉席、毛巾等生活必需品,热水24小时供应,甚至还有空调。

  “家里水淹了,只能转移过来,搭帮政府,能过上比较舒服的生活。”灾民袁娭毑含着眼泪笑了,“这里很好,早几天还组织我们看了电影,心里不好过,也有人陪着谈心。大家都说,总会好起来的。”

  截至7月4日18时,望城全区共转移安置14075人。其中集中安置人员2526人,主要安置在当地学校、村委会、敬老院等15个安置点。望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望城区级救灾仓库和“雷锋超市”向灾区紧急调拨、发放救灾物资1.5万余份。目前,各安置点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情绪稳定。

  校舍是临时的家,也是爱的港湾

  长沙晚报记者 胡益虎

  地点:长沙县安沙镇

  这几天,长沙县安沙镇杨梓中学的老师们一直在忙碌。安沙镇遭受暴雨侵袭后,部分村民受灾,这里是安沙镇的三个安置点之一。“学校虽然放假了,但是我们这里比上学时还热闹,每天都有大批的受灾村民、防疫人员、武警官兵和支援安沙防汛抗洪的其他乡镇民兵来我们学校休息和用餐。”校长李志维带着记者来到学校的安置点,四层的教学楼九间教室都被改成了铺着凉席和毛毯的通铺。

  “7月1日下午我们接到镇里的通知,学校将要安置水渡垸的受灾群众。我们20多名老师和后勤职工立即赶到学校布置。”李校长说,到了晚上7点,154名村民抱着被服、提着脸盆,拖家携口涌进了学校。“当时,自来水已经无法使用,我们备好瓶装水和热水、茶叶给村民们。”学校里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消毒两次。学校还开放了青少年宫棋艺室,让受灾村民的孩子们下棋玩游戏。

  在教室后的学校食堂里,老师们在清理两桶豆角和西红柿,人手不够,附近学校的老师也来帮忙。星沙产业基地的企业送来了大批米油等生活物资,还有鱼和鸡肉,志愿者们在一起兴奋地搬运物资。人群中,68岁的安沙镇春建大队大桥组村民叶美元也主动帮忙。“搭帮政府的安置,还有这些老师的帮助,这几天我们在这里吃住都很安心。”她笑着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周兵武7月1日被村干部用车从浸水的家中送到这里安置,现在水已经退了不少,今天村里党员干部帮忙清扫消毒了,吃完最后一顿午餐,就可以回家了。

  在二楼教室,近30名民兵刚刚结束休息,整队准备上堤。“我们是从春华镇过来支援安沙捞刀河大堤的。”带队的春华镇武装部负责人陈建国告诉记者,捞刀河大堤安沙段及水渡垸出现险情后,各个乡镇都派出了民兵轮流支援安沙,“春华民兵队伍中不少人自家也遭了灾,但是我们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截至昨日,全县财政拨付救灾安置资金300万元和价值300万元的民政救灾救助物资,目前已全部送达受灾严重的安沙等镇街受灾户手中;全县共救助因灾造成临时生活困难家庭700余户、2000余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余万元,以帮助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截至昨日,爱心企业和社会捐助超过500万元。

  村支书自掏腰包

  接村民来自家吃住

  长沙晚报记者 邓艳红

  地点:宁乡县坝塘镇

  “开饭咯!老刘,你多吃一点,吃完才有力气抗洪……”从6月30日开始,宁乡县坝塘镇沩乌村村支书谈斌家便热闹非凡。到了吃饭时间,多的时候有五六桌,少的时候也有两三桌,人们吃得开开心心。

  原来,聚在谈斌家里吃饭的都是沩乌村在此次洪水中受灾的村民。此次洪灾中,沩乌村受灾严重,一些村民房屋倒塌,还有些村民家被水浸泡后,餐具损毁。而村支书谈斌家由于地势较高,受洪水影响较小,他便把自己的家当作一个安置点,让那些暂时不能回家的居民住在他家里。

  沩乌村离坝塘镇政府所在地有几公里的路程,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沩乌村这个特殊的“安置点”进行探访。所到之处,道路虽然狭窄,却干净整洁,一点也不像刚受过灾的样子。“前几天这里还是一片泥泞,这条路是谈斌发动沩乌村群众,昼夜不停抢修出来的。”坝塘镇党委书记田奇晖告诉记者。

  进入沩乌村,只见志愿者正在将矿泉水等干净食品搬进灾民家中,村民们也拿出没有受洪水污染的西瓜招待客人。

  在此次洪水中,村民有的房屋倒了,有的房子进了水,停水停电,造成了诸多不便。受灾的村民大部分搬到亲戚家中去了,但还有五六十人无家可归。他们的脸上看不到悲伤,互帮互助是每个村民的自觉。村会计陈子强自己家里进了水,可忙于转移群众的他,顾不上自己家。等所有群众转移完了,他回到家才发现,家具都被水泡坏了,一家人无处可去。

  “住我家吧,在我家吃饭,菜我来买,大家轮流做饭。”村支书谈斌说。为此,谈斌还特意买了一口大锅,于是,五六十位村民就一起在谈斌家打地铺,其乐融融。

  坝塘镇是养殖大镇,部分村民在此次洪灾中损失不小。老李家养的上千只鸡都被淹死了,洪水一退,他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只要我们勤快干,一两年就能恢复元气。”老李丝毫没有抱怨。“党委政府已经向全镇14个村派驻了14个工作组进行勘灾救灾,积极为养殖户申请保险理赔。”田奇晖表示,目前镇上已经投入灾后重建,分发了消毒药品,紧急调集了种子,由镇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让受灾群众在水退后迅速耕种。同时尽快修复山塘堤坝、护塘蓄水,严防洪灾之后出现旱情。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李卓 朱华 胡益虎 邓艳红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