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湖南全境解除防汛应急响应。“头伏”第一天,炎热天气如期而至,长沙街头,秩序井然,活力依旧。湘江两岸,几天前那种让人“心悬在嗓子眼”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而在此前的7月7日凌晨5时,长沙那场载入史册的洪水宣告退去。虽然湘江上波涛滚滚,水草尚在淤泥中挣扎,但水位回落到36米警戒线以下,大堤上成千上万神经紧绷、体力透支的护堤人,终于能长舒一口气。
险情,始于6月22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席卷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水位全线超警,洞庭湖汪洋一片。平日“江澄如练”的湘江,洪流咆哮、水位飙涨,湘江长沙段一天涨一米多,到7月3日凌晨达到39.51米,比此前的历史最高水位记录高出0.33米。
水位超警戒,水位超保证,历史最高水位记录不断被打破……湘江告急!沅江告急!资江告急!湖南告急!
在这场特大洪水下的“非常大考”第一线,《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目击了三湘儿女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动人画卷,百万党员干部、武警官兵、城乡群众奔赴抗洪战场,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坚强防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堤之将倾。
洪水滔天,
百万党员干部军民“向水而行”
6月30日,暴雨已经倾泻了一周,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资江水位全线暴涨。
资江边的“美人窝”桃江县,暴雨如注,白昼如夜。资江水位第一天涨3.2米,第二天涨4.3米,第三天直逼历史最高水位44.44米……县城一处江水漫堤,低地进水,居民手忙脚乱地收拾细软撤离家园。
桃江危险!紧急增援!百里之外的长沙,湖南省发出十万火急动员令。
彼时,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生正在筹备毕业典礼。“接到上级命令,赶赴桃江县参加抗洪抢险,立即出发!”
军令如山,150名即将毕业的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年轻学员,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率领下,齐装满员、集结登车,在滂沱大雨中一路急行军连夜驰援桃江。
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党员干部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增援大军,一到桃江抢险现场,不休整、没犹疑,上险堤、装沙包、扛上肩、加速跑、筑子堤……
瓢泼大雨中,国防科技大学学员们分成三个集群通宵作战,军装湿透、浑身沾满淤泥。学员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上万个沙袋,迅速构筑起一道500米长、1米多高的子堤,经受住了洪峰的考验。
桃江出险两天后,连日暴雨又把长沙城乡的天和地都连成了一片。湘江干流和支流洪水如万马奔腾,湘江长沙段水位迅速突破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
7月2日14时30分许,湘江一级支流浏阳河撑不住了!
画田撇洪渠出现外坡崩塌,洪水迅速涌入,缺口越撕越大,崩坡处顷刻一片汪洋。如果险情进一步发展,滚滚浏阳河水将倾泻而下吞没周边4个村庄,进而将淹没京广高铁长沙南站和长沙地铁3号线、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民众生命、社会财富危在旦夕。
险情太大,堵口已经不可能。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对险情高度重视。长沙市、长沙县负责人与水利专家经过分析后迅速决定:在决口处上下游抢修两道截流堰,截断两头来水。
第一根几十吨重的水泥柱投进去,水势凶猛如故,第二根、第三根……一直投到第七根,人们欢呼起来:立稳了!立稳了!等到12根“定水神针”投下去,咆哮的洪水终于被压制住了。
长沙险情持续,益阳再度危急。
7月3日23时,益阳市赫山区小河口突发重大险情。洪水淘蚀、渗透形成的一个巨型管涌穿孔,导致一段数十米长的资江大堤下沉。堤坝下方垸内,管涌穿孔还形成了一处数十米长的冲刷带。此处一旦溃口,堤内数以万计的群众首当其冲将遭受灭顶之灾,进而岳阳湘阴县、长沙望城区数十万人也面临威胁。
夜巡大堤途中接到警讯的益阳市委书记瞿海,心急如焚。
“你们立刻组织现场抢险,我马上就到!”瞿海一行人带领增援队伍调转车头直扑现场,一边组织抢险和布置人员转移,一边向湖南省防指紧急求援。
资江大堤随时可能崩溃,抢险现场每个人都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
“党员干部谁都不准后退!老百姓和亲人们的安危全靠大家!”瞿海在大堤上拿“电喇叭”喊话动员完毕,就带一组抢险队员扛起沙包冲上大堤……
沉沉暗夜、雨幕无边。益阳市各级机构组织群众紧急转移,公路上十分拥挤。接报从赴岳阳抗洪一线折返赶赴“小河口”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戴道晋,有丰富的抗洪抢险组织调度经验。但他遭遇迎面而来撤退的人流和车流,拥堵异常。
“我要去现场组织抢险,坐你的摩托车好不好?”戴道晋拦住一位老乡。“没问题,上车!”翻身坐上摩托车,戴道晋一路疾驰,成功“穿插”数公里赶到了现场。
马上增调救援力量!短短两小时,党员、干部、民兵、武警、消防上千人赶到,装载砂石的重型卡车排起长队,大型运砂船停靠堤边不断将砂石抛入出险点。
在资江大堤两侧,人员和装备汇聚而成的“抢险巨龙”,与奔流咆哮的“洪水狂龙”厮杀在一起。抢险队员卷起裤管撸起袖子,有的干脆脱掉衣服赤膊上阵;大家圆睁布满血丝的双眼,高喊“加油号子”鼓舞斗志、拼尽全力加速“运转”;每当传送沙袋速度稍慢,“抢险流水线”上就会发出“快点快点”的催促;很多人即使被轮换下来,也把填沙装袋当成休整。
皇天不负有心人。管涌流量增速减缓、大堤被压实抬高,经过上千名抢险人员彻夜奋战,险情被排除,大堤得以保全,被转移的群众能回家了!
……
湖南省水文局副局长宁迈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湖南本轮暴雨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光是6月22日8时至7月2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就高达270.0毫米,10天下了平时两个多月的雨。”
在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本刊记者看到,一度电视幕墙上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山体滑坡、大堤管涌、河坝溃决、道路塌方。汛情最紧急的五六天里,包括督察专员陈文平、值班员刘燕飞在内的30多名防办工作人员连续通宵工作,很多人一连几天顾不上洗澡、换衣服;71岁的“老水利”——原湖南省委副书记谢康生,也多次来防办出谋划策。
极端降雨带来的极端洪灾,湖南全境出现的险情多达6640处。危急时刻,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省领导,在防汛指挥机构和抗洪一线之间奔波,分析汛情、决策部署时常通宵达旦,现场调度、巡查督导一刻也不放松。由于全省上下团结努力,湖南本轮汛情19处重大险情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险情被及时处置,避免了灾情的恶化。
紧急疏散,
千方百计让群众转移在洪水来临前
“跑在洪水前面,提前转移群众”,是湖南多年来抵御洪灾、保护生命安全的一条宝贵经验。
6月29日,“五溪大地”怀化特大暴雨接踵而至,沅江水位暴涨,上游托口电站高水位运行,大坝承压达到极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这一天,湖南省防指下达调度命令:29日18时起,下泄流量加大至8000立方米每秒,22时起再加大至1万立方米每秒。为此,怀化市的洪江、中方、溆浦等多个县区群众需要紧急转移。
时间紧,转移人口多,老百姓万一不愿意走怎么办?
“宁听骂声千遍,不听哭声一次!”
立即行动!怀化市采取党员干部包片、包街道、包社区、包乡村、包户包人的方法,加大危险区域、地段居住群众排查力度,及时转移,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洪江区河沿路街道桃李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婷香带领社区干部有的敲锣,有的拿着高音喇叭喊话,通知居民转移。
“你们走,我不走!”97岁的朱淑云固执地对上门的社区干部说。
“时间来不及了,快把老人家抬出去!”李婷香当机立断,几个社区干部有的劝慰安抚,有的弄来一个烤火木架,大家七手八脚地抬着朱淑云转移。当晚,桃李园社区1000多居民成功转移。到第二天上午,沅水流域性泄洪中所涉及的怀化5个县市区共转移58793人,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惊险的转移大战,随后在湘潭韶山、湘乡和永州接连打响。
7月1日早上,大雨滂沱,韶山市杨林乡人大主席牛峰带队巡查了4处塌方点后,又来到杨林乡云源村新峰组罗先寨山脚下。突然,他发现一户村民屋后山体有松动的迹象,而那家人浑然不觉,还在扫水。
“不要扫了,快撤!”危急时刻,他和村支书黄伟雄冲过去有的拉人,有的帮忙搬东西,将这家人迅速劝离,其中包括一个15天大的婴儿。大家刚离开5分钟,轰的一声巨响,山体滑坡,房屋瞬间就被“放倒”。
同样的惊险也发生在湘乡市。地处湘乡市西北部的壶天镇壶天村在洪灾中多栋房屋受损严重。尤其是村民傅定伟家一片狼藉,正房里淤泥有一米多高,杂屋完全被冲毁。
“幸亏村主任傅进平,要不就没命了。”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起当时的情景,傅定伟至今心有余悸。
7月1日上午8点多,傅进平接到报告,村旁山体有移位迹象,随时可能发生崩塌。他迅速挨家挨户查看,发现傅定伟和他近百岁的老母亲周有英仍在家里。
“我想把我妈抱出去,但我68岁了,抱不动。”傅定伟说,眼看泥石流就要冲过来了,他守着老母万分焦急。千钧一发之际,傅进平过来,背着老人就跑了出去。几分钟后,泥石流就冲进了老人先前住的地方……
7月3日,湘江永州段水位暴涨,突破了历史最高记录。洪水向祁阳县城冲来,低洼处很快就会被淹没。但部分群众心疼家中财物被泡,不愿转移。面对上门劝导的抢险人员,有的人情绪激动。
“乡亲们,人的生命最重要!请你们相信党,相信政府,马上转移……”永州市委书记李晖和党员干部们一起拿起扩音器,挨社区、挨楼栋疏散群众。
苦口婆心、口干舌燥终于换来了群众理解。大家在党员干部帮助下,车、船并发大撤退;成千上万人刚走,洪水就把这片街市变成了一片汪洋。
……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罗毅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利用“互联网+预警平台”,结合手机短信、微信、电视、电台,湖南本轮大汛期间向县一级、乡镇一级的责任人发出了78.7万条强降雨预警信息、28.7万条山洪预警信息。依靠这些讯息,结合城乡基层铜锣、哨子、大广播这些“神器”,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紧急转移群众162.1万人,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
众志成城,
危难时刻守望奉献彰显大担当
53岁的吴海,创业经商致富后回到家乡,今年5月19日刚当选岳阳平江县加义镇梅塘村村主任。上任不到40天,他的生命就定格在了防汛抗洪的第一线。
6月24日深夜,吴海徒步巡查水库。25日清早,村民们在溢洪道里发现了他冰凉的身体,手里紧握的手电筒还亮着灯。
“23日晚上,全县就启动了防汛应急响应,他通宵在一线巡查值守,人很疲劳。”梅塘村村支书陈光辉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连日暴雨,我们村里的保安寺水库水位已超出了警戒水位。出事那天晚上,他怕再下大雨没人值守水库,坚持留下来,让我们回去休息。”
同样经受洪水考验的,还有一辈子与洪水打交道的“老水利”。
“我不放心,退水时更容易垮堤,躺在病床上怎么都不安心……。”7月7日,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苏蓼垸堤委会主任姚建刚时,他戴着草帽,卷着裤腿,顶着烈日,正在险情不断的大堤上巡查。
苏蓼垸的湘江堤岸长达14.8公里。今年,这里最高水位突破历史极值,达到37.76米。作为苏蓼垸堤委会的“当家人”,从6月30日到7月4日,52岁的姚建刚5天5夜没下堤,处理了100多处险情,每天只睡1个小时左右。
7月4日中午,由于疲劳、中暑诱发高血压、肾炎,姚建刚突然晕倒在湘江大堤上。随后,他被紧急送往了医院,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才转危为安。他要求出院,医生不允许,他就写下了“后果自负”的保证书,然后赶回了大堤。
“老姚这样的‘老水利’经验丰富,是我们处理突发险情的主心骨,但他这样拼命,我们很过意不去。”茶亭镇党委书记郑波说。
同在长沙抗洪一线的天心区市政局排水工人周文君,却再也不能亲见长沙静好如初。
7月7日凌晨3时左右,正在长沙市岳麓区靳江河大堤汀湘十里小区段抗洪排涝一线的市政工人周文君,在给抽排水泵加油时,突然晕倒在地,经抢救无效后与世长辞。
现年58岁的周文君,6日忙碌了一天,晚上又主动请缨到岳麓区支援排涝。晚上8点,周文君与同事携带一台大型抽排水设备赶到靳江河大堤,连夜开始抽排作业。
排水作业现场蚊虫飞舞、湿气蒸腾、炎热难当。“半夜的时候,我说最近感觉到有点不舒服,他连忙劝我休息下,而自己却没有停下来。”周的同事张相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6月23日长沙普降大雨开始,周文君所在的排水队就一直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周文君先后参与湘江大堤、雀园路、湘府路、西湖路等积水点抽排疏通,连续作战近一个星期。
“老周平时身体很好,这次肯定是累惨了,一切毫无征兆,生命就没了。”说到这,张相付已是泪流满面。
湖南洪水滔天的那些天里,所有人的力量都在汇聚。不仅有前方一线的吴海、周文君、姚建刚,还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或选择加入护堤队伍,或送来工具机械、水果、饼干、方便面、矿泉水。人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守护共同家园的坚定信念。
7月4日,凌晨一点,洪水滔滔的湘江岸边,长沙城又是一个紧张的夜晚。
“一二三,伙伴们,我们在坚持,现在是夜宵时间!”三碗米粉往地上一放,三个年轻人靠在一起,拍个小视频,发到了他们的志愿者微信群,用这样的方式鼓励着下一班“战友”们。
他们的身旁,一台餐车拖着米粉、热水、调料瓶、锅碗瓢盆,沿着大堤前进。这是附近一家米粉店的工人们,深夜刚下班,又来到抗洪一线帮忙,免费提供米粉。
江水的生腥气,盖不住湖南米粉独特的香味,沿着大堤一路弥漫,直冲鼻端,让彻夜守堤、筋疲力尽的人们精神为之一振。
47岁的大师傅王君梅熟练地烫着米粉,开水一烫,加勺牛肉,米粉好了。端上一碗,递给坐在河堤上的“战友”,大家相视一笑,这个夜班的开场如此暖心。
五六个巡堤人连声跟王君梅道谢,她摇摇头说:“莫客气!半夜来一碗米粉,干活更有劲!”
正说着话,一辆越野车、一辆轿车开了过来,两个互不认识的车主,不约而同地从车上搬下几十个大西瓜。走在前面的女车主文雅秀气,双手抱起瓜,就往旁边的休息棚放。“洪水来了,大家都要尽一份责任,我上不了堤,那就为上堤的人提供后勤。对了,我留个电话,你们要是需要车,随时联系我。”
幸福桥社区党委书记周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他们社区守的大堤有200米长。社区16个工作人员,平时四个人一班轮换,紧张时全部同时上岗。情况最危急的时候,洪水漫堤。没有号召,没有组织,呼啦啦一下来了好多人帮忙。连隔壁开福寺的僧俗人士都带着供品来慰劳前线,一看情况紧急,又赶紧转身回到寺里,扛着铁锨,推着小车,加入抗洪。
湖南省防办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有来自社会各界的137.7万名抗洪勇士相继走上一线,“向水而行”勇战“洪魔”。
湖南的抗洪大军中,很多人籍籍无名普通得如同路边一颗泥丸。但他们“吃得苦、霸得蛮”,他们从社会各处汇聚而来,明白你我都责任在肩;他们脚踏实地,筑起了一道比洪水更高、比洪水更强的大堤。特大洪水中的湖湘儿女,守望奉献,如此温暖;众志成城,如此动人……□(采写记者:邹云 苏晓洲 刘良恒 陈文广 周楠 谭畅)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邹云 苏晓洲 刘良恒 陈文广 周楠 谭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