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天心区再出新政 拼绘实体经济“新版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徐丹 2017-07-17 09:10:1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长沙南大门,实体经济催热长株潭商圈。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太平街人头攒动。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天心区文化、广告产业快速崛起。图为国家级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天心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95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图为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改革创新,不忘初心,是大趋势,是天时;天心区是长沙的南大门,长株潭融城的桥头堡,是地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传承,是最具力量的人和。

  昨日,在天心区举行的弘扬抗洪精神、振兴实体经济暨下半年工作推进大会上,备受瞩目的天心区《关于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布。天心区把抗洪精神积极转化为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区广大实体经济企业注入了满满的斗志和力量。

  会上,《关于创新服务企业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同时发布。“通过三大政策红利,天心区将形成转型升级+长效服务+人才高地的新格局,助力天心实体经济的飞跃发展。”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说。

  据统计,1至6月,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9%,税收占比为83.4%,比去年同期水平提高1.1个百分点;预计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呈现了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长,实体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下半年要紧扣年度发展目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谢进表示。

  1 转型升级

  “《实施意见》的发布,是天心区史上力度最大、最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政策文件,围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5个方面,提出了21条实实在在的干货,是‘长沙工业30条’在天心区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解决企业‘税费重、手续难、融资难、用工难、营销难、转型难、做大难、上市难’等诸多难点、痛点,都开出了精准的‘药方’,更接地气,更多干货,更易兑现。”

  ——天心区经信局局长秦超

  ●鼓励做大做强

  设立企业发展速度奖,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亿元、5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且产值增速分别达30%、25%、20%和15%以上的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5万元和10万元。设立企业上台阶奖,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2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台阶,且产值增速达15%以上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设立企业转型升级奖,对固定资产投入分别在500—1000万元(含,下同)、1000—2000万元、2000—5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和1亿元以上的转型升级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40万元和50万元。设立新入规上企业奖,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且经国家统计局审批进入规模工业企业名录库的企业,奖励3万元。

  ●强化招商支持

  对新能源光伏、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经园区可行性分析论证,履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并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投入产出约定、确定土地退出机制与未达产达效履约补偿机制后,土地出让底价可按我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限价标准的70%执行。允许优质重大工业项目(实际投资50亿元以上,且效益巨大)所在的园区为其代建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一定期限内免费供企业使用,企业可依法按评估价格购买。对实际到位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项目用地范围外、工业园区范围内提供规划可建商住的地块,可按不超过工业用地总净用地面积10%配建人才房。

  ●鼓励引进总部经济

  对新迁入且第一年度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总部,可由区财政或园区财政按当年纳税额本级分成部分的60%对企业进行事后奖补。对第一年度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总部企业购置一定商业地产作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的,由园区按每平方米最高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租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的,由园区按租金市场指导价的最高30%给予1-3年的补助。对将设在天心区的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的制造业企业,其在天心区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本级分成部分,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且年度环比新增10%以上的,在2年内可由区财政或园区财政按该新增量的40%对企业进行事后奖补。

  ●推进“智能制造”

  进一步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品牌,建立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对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给予企业20万元奖励,对获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给予企业10万元奖励,并对提供智能制造升级服务的企业给予支持。园区应于2017年内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与扶持政策。

  ●加快园区转型发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依规下放各类经济管理权限至园区。整合土地、产业、财税、政策等资源,推动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整合提升,切实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将园区做大做强。探索“飞地园区”发展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破解土地限制瓶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2 长效服务

  “《关于创新服务企业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继承、创新和发展。起草过程中天心区对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了走访,认真学习借鉴了发达地区、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全面梳理了本区既有的成功做法,有效承接了《长沙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同时立足企业需要、结合区情实际进行了创新。《意见》突出区委‘服务引领’的战略要求,提出服务企业的5大机制、12条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对企业全方位、个性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服务。”

  ——天心区商务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蒋苒

  ●政策导向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定期走访调研全区各领域重点企业,每年研究制定经济奖励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公开、透明,并力争在次年的上半年兑现。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收集和整理国家、省、市关于扶持和鼓励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汇编,定期上门为企业进行宣传解读,并指导企业做好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

  ●高效运行

  优化流程,高效服务。集中办理各类审批项目,并对“窗口”充分授权,坚决杜绝体外循环。严格落实“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及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加快推进落实全面授权制、审批标准化、预约预审服务制、简易事项下移制、全程代办制、并联审批制、集约服务制等创新举措,切实优化政务服务。

  简政放权,激发活力。进一步规范区政府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对行政许可项目名称、审批部门、设定依据等环节和要素进行统一规范和优化;完善园区、政府部门、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高效运转、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依法行政,降税减负。规范各类监管执法行为,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效防范和减少多头、重复执法,切实减轻涉企执法负担。及时对外公布上级部门已经明令取消和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不得违规设立任何收费项目和增设罚款项目。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降税减负工作,积极指导确有困难的企业按政策规定申报税费减免。

  ●长效沟通

  建立问题收集处理制度。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服务企业信箱,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汇总至区服务企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办公室在3个工作日内交办至相关单位。一般问题原则上7个工作日内处理到位,重大问题原则上30个工作日内处理到位,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总结。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定期对企业反映问题处理情况进行督查,并予以通报。

  建立领导联点制度。实行区领导联系企业(项目)机制,原则上每个月与责任单位一起,到所联系的企业(项目)走访调研一次,主动了解其发展状况,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政企交流制度。在天心公众信息网设置企业展示专栏,定期发布企业动态。选派区直机关干部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发展靠前服务、排忧解难。挂职期间实行半脱产,每周在企业工作时间不少于2天。同时,邀请企业代表列席全区重大发展决策会议。

  ●评议奖惩

  建立涉企问题投诉处理机制。设立涉企问题投诉电话(设在区监察局),对企业的投诉,有关部门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区监察局等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涉企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对不作为、乱作为、索拿卡要等行为进行通报曝光,并严肃处理。

  建立涉企问题行风评议机制。由区绩效考核办牵头,每年组织企业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部门进行评议,将评议成绩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

  ●工作保障

  成立全区服务企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各园区、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服务企业日常工作。区政府每年召开两次政企座谈会,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吸纳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区服务企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开展专项督查。

  3 人才高地

  “‘人才新政22条’出台后,天心区第一时间抽调精干力量,在区县层面率先制定了实施细则。一是全面承接市级政策,二是充分体现区域特色,按照‘既全方位承接又差异化激励’的要求,结合天心区实际,全面整合了天心区现有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各园区的优惠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

  ——天心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绩效考核办主任 李勇军

  ●紧缺人才集聚工程

  未来五年,重点围绕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地理信息、健康医疗、旅游休闲六大产业,引进培育200名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对入选市级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的,按照市级政策给予支持。加大军民融合科研人才引进力度,对在我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自主择业军事科研人才,综合其职称与科研能力,按照市级政策给予奖励补贴。

  ●青年人才筑梦工程

  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5万名青年人才在我区就业创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年统筹300个左右基层公益性岗位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大学生创办电子商务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及自主创新的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支持,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对区内小微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小微企业1年社会保险补贴。

  ●国际化人才汇智工程

  未来五年,支持区内各类用人主体多渠道引进海外智力项目、海外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引智引才项目按照市级政策给予经费资助。支持归国留学生来我区创新创业,对硕士、本科毕业生给予国内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对留学归国博士给予补贴。

  ●孵化基地发展

  依托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产业园、区广告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推进长沙外滩、省府新区、暮云片区三大板块建设,推动各产业园区、重点板块大力聚集创业要素、完善创业服务、加强创业扶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支持产业园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组织和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商贸集聚区等创业孵化平台,按照市级政策给予建设经费和奖励。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区内企业开发的科技产品、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产品投入批量生产或项目运营的当年,对企业给予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40万元、30万元奖励;获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

  ●信贷融资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对人才创办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探索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及采用股权、知识产权、商标权等质押贷款,根据相关政策给予风险分担支持。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对人才创业进行信贷支持,对入驻区广告产业园的企业,因扩大业务需要向金融机构融资的,经区广告产业园管委会认定,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50%的标准给予企业贴息补助;对于以自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公司给予100%的贴息,贴息额度上限为50万元/家,期限(累积)不超过24个月。

  ●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人才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在天心区实施转化和产业化。高校院所和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我区实现产业化生产,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获得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市长奖、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奖的,分别给予不低于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的项目资助。

  ●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区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构建人才办事“只跑一趟路、只进一张门”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