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署名为中共湖南省委的文章:《牢记嘱托担使命 奋力建设新家园》。全文如下:
核心要点: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湖南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凝心聚力,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打牢思想根基、提供方向指引。
■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拓展发展新实践、培育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揽,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湖南民生改善力度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抓主业、尽首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省政治生态明显改善,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一带一部”“三个着力”等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推动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实现了全省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磅礴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一、始终坚持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牢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思想根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湖南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凝心聚力,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打牢思想根基、提供方向指引。
内化为思想信仰。把学思践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注重分层分类集中轮训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省委先后举办5期厅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以及市厅级党员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轮训班,推动“学讲话、用讲话”向基层延伸拓展、向各级各类干部全覆盖。
外化为自觉行动。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湖南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强化“底线思维”、凝聚“最大公约数”、抓好“关键少数”、坚持“精准发力”、注重“久久为功”等思想和工作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的正确政绩观。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使湖南解放思想的程度、改革创新的力度、发展实践的深度不断推向纵深。
转化为发展思路。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特别是把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到湖南视察、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作为做好湖南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提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发展愿景,建设经济、科教、文化、生态、开放“五个强省”的发展目标,落实“一带一部”的发展定位,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发展战略,突出“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的发展抓手。“一带一部”,就是发挥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三个着力”,就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大体系”,就是科技文化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五大基地”,就是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全域旅游基地。
二、始终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拓展发展新实践、培育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原则,确保经济增长、就业岗位、社会发展“稳”得牢靠,实现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民生改善“进”得有力。2012年至2016年,全省GDP由22154.2亿元增加到31244.7亿元、年均增长9.52%,人均GDP从33480元增加到45931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938亿元增加到425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突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各领域全面创新,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让创新和开放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驱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加快实现。重点抓好“451”计划,“4”就是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等四大创新;“5”就是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走进500强、提升产业链,老乡回故乡、共建新湖南,提升大口岸、建设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深化国际合作等五大开放行动;“1”就是推进聚焦人才发展的“芙蓉计划”。2016年,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1%;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家。
突出“三去一降一补”这个重点。制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专项方案,实施厚植供给优势、化解供给产能、降低供给成本、补强供给短板、防控供给风险等五大行动,有力有序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细落实落地。去产能方面,关闭小煤矿318处,退出煤炭产能2073万吨,煤矿“散小乱”状况得到根治;去库存方面,重点落实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等措施;去杠杆方面,着重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存量政府债务置换;降成本方面,着力打好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组合拳”;补短板方面,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张网”。去、降、补同时发力,有效破解了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困局,为长远发展“固本培元”。
突出经济转型升级这个关键。紧紧扭住振兴实体经济不放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2.4%跃升到58.2%,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6.65%提高到52.75%。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推动全省四大区域板块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
突出发展精细农业这个亮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突出稳定粮食产能,着力建设“中部粮仓”,全省基本农田稳定在49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精细化,实行精细定位产业、精细生产经营、精细配置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完善。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三个“百千万”工程,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培育壮大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统筹推进新农村、美丽乡村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揽,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湖南民生改善力度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交代的“发展生产、基本公共保障和下一代教育”三件实事,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坚决落实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8000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突出精准导向,在产业扶持上探索形成“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新路子,在就业帮扶上开展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在凝聚社会合力上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全省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767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33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43%下降到5.91%。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每年公开承诺为民办一批实事,切实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建设”“微服务”,形成了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标扩面、人民收入稳定增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7.7%,2016年民生支出比重达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1319元、7440元,提高到2016年的31284元、11930元。
提升群众生态获得感。把建设生态强省纳入“五个强省”战略目标,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载体,以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抓手,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大力推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筑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全省环境质量稳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湖南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抓主业、尽首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省政治生态明显改善,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从严要求强队伍。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识别、使用、管理干部,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汲取衡阳、南充、辽宁“三案”深刻教训,全力抓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省委换届和市县乡领导班子同步换届风清气正,一大批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脱颖而出。全面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从2013年起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三超两乱”专项治理行动。连续4年组织市州委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向省委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把抓党建、强队伍要求传导落实到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
驰而不息改作风。以钉钉子精神反“四风”、改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九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省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紧盯严查“四风”新变种、新花招,抓好每一个节日节点,抓实每一个问题整改,由解决面上问题向解决深层次问题延伸,由集中治理向常态治理深入,形成了推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正本清源反腐败。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党员干部划出“红线”,架起带电的“高压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注重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有效压缩了腐败滋生的空间。
来源:《求是》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