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籍将帅 辉耀中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童迪 编辑:李晓玲 2017-08-01 14:31:16
时刻新闻
—分享—

制图/张杨

  编者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历史上,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可以说是战将云集、将星闪耀,涌现了数以千计的著名将帅。

  自古无湘不成军,中央军委正式确定的36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41%以上是湘籍军事家。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段德昌、曾中生、蔡申熙、左权、黄公略等彪炳史册享有殊荣的15位湘籍军事家,英名与功勋永载史册,辉耀建军史。

  湘籍开国将帅,是一个雄奇壮观的中共军事人物群体。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军事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湘籍开国领袖的带领和影响下,在建党、建军、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湘籍开国将帅上马治军,下马治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形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史和中共人物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构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风格。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特收集并展示湘籍开国将帅的相关事迹资料,以励后人。

  戎马征战 功勋盖世

  湘籍开国将帅群体,指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期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湘籍开国人物。全军共授1614位开国将帅,包括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其中湘籍开国将帅202位,占总数的12.5%。10大元帅有3位,10名大将有6位,57名上将有19位,177名中将有45位,居全国各省市之冠。

  根据中央和军委有关档案资料,湘籍开国人物毛泽东曾列授大元帅军衔,刘少奇、任弼时有资格授予元帅军衔;谭震林、滕代远等有资格授予大将军衔。张际春、江华、耿飚等有资格授予上将军衔。

  被授予元帅和大将军衔的军队领导人,许多人高风亮节,以身作则,提出降衔。主持评定军衔工作的罗荣桓给毛泽东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较晚,不要提名自己为元帅。但是毛泽东坚持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他是秋收起义以后上了井冈山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他协助林彪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大将”的粟裕是湖南会同人。毛泽东曾提议:“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粟裕却道:“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向中央坚辞授予元帅衔。

  最年轻的大将是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47岁。他曾向军委毛主席递交了“降衔申请”,请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毛泽东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镜子!”

  贺龙元帅、许光达大将都是湘鄂西红军的代表。许光达问贺龙:“如果柳直荀、周逸群还在,应该授什么军衔?”贺龙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能忘却共患难的战友。”许光达又问:“贺锦斋、段德昌要是不死呢?”贺龙答:“可能是大将。”

  11位独臂独脚将军中,有湘籍上将彭绍辉、中将晏福生、钟赤兵等4位。

  全国10个著名的将军县,湖南省有平江、浏阳。

  在开国将帅授衔仪式上,周恩来总理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唯一的开国女少将李贞,百感交集地说,我军军史上,女同志拥有特别光辉的篇章。

  上将甘泗淇、少将李贞是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将军夫妻。

  在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位于将帅桂冠之巅的元帅、大将、上将群体,湘籍开国将帅均出类拔萃、名列前茅。这既反映了湖南人民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湘籍开国人物心怀天下、敢为世先、牺牲奋斗、改造创新的精神特质。

  群星璀璨 建功立业

  除了上面列举的湘籍开国将帅群体之外,数以千百计,不胜枚举的湘籍开国军事人物群体更是不可忽略、不可遗忘的一个大阵营。他们虽然大多数没有正式授予军衔,但仍然无愧于无衔将帅的荣誉。他们中有许多战死沙场,但是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镌刻着他们的英名和业绩。

  1927年党中央八七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李维汉任八七会议执行主席,湘籍领导人李维汉、邓中夏、任弼时、罗亦农、蔡和森、毛泽东、彭公达参加。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率先打起中国共产党的红旗,迅速领导了秋收起义,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担任军长、军政委的湘籍将领在百人以上,任军级以上职务者则以数百计,遍及红军各军、各方面军。如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政委滕代远,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周以栗、袁国平、刘晓,参谋长周昆、左权;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总政委任弼时、副总指挥萧克、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蔡申熙、参谋长曾中生、政治部主任刘士奇、李卓然。

  中国工农红军编制上的35个军中,从红一军到红三十五军,湘籍红军军长约30余位,他们是:彭德怀、贺龙、左权、黄公略、萧劲光、周子昆、周昆、段德昌、龚楚、萧克、李灿、何长工、李天柱、邓毅刚、王如痴、刘畴西、伍中豪、邓益、游端轩、贺声洋、何昆、蔡申熙、胡一鸣、孔荷宠、张涛、胡少海、刘铁超、寻淮洲、谭希林、刘士奇、宋时轮、宋任穷、谢嵩……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中央军委曾两次授发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奖章,这是最高的荣誉,两次获得授勋的只有90余位红军指挥员。其中湘籍红军指挥员被授予一等红星奖章的彭德怀,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的萧克、何长工、袁国平、毛泽覃、李聚奎、滕代远、彭绍辉、曾希圣、朱良才、陈光、寻淮洲、刘畴西、王如痴、罗荣桓、张纯清、易荡平、何德全、李赐凡、张平凯、王耀南、周子昆、周昆、旷朱权,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王震、杨得志、杨勇、苏振华、陈正湘、钟赤兵、姚喆、郭鹏、萧新槐、罗云、谢嵩、毛振华、王松青、钟福元、邱创成、蔡会文、胡浚等,计41位湘籍军事人物,占红星奖章获得者总数的44%以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2年革命战争中,无数湘籍开国军事人物冲锋陷阵、抛头洒血、建功立业。如为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而壮烈牺牲的寻淮洲、刘畴西、王如痴等烈士,就组成了异常悲壮的英烈群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鲜血凝成的。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湖南有40万人参加红军和工农地方武装,英名在册的烈士有15万人。“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芙蓉国里尽朝晖”,毛泽东的英雄诗词,书写和歌颂了湘籍开国将帅群体的胆略和精神。

  湖南籍开国上将

  萧克(1908-2008)湖南嘉禾县人。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

  邓华(1910-1980)湖南郴县人。

  彭绍辉(1906-1978)湖南湘潭县人。

  李涛(1905-1970)湖南汝城人。

  傅秋涛(1907-1981)湖南平江县人。

  甘泗淇(1903-1964)湖南宁乡人。

  宋任穷(1909-2005)湖南浏阳人。

  苏振华(1912-1979)湖南平江县人。

  宋时轮(1907-1991)湖南醴陵人。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人。

  杨得志(1910-1994)湖南醴陵人。

  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

  陶峙岳(1892年-1988年)湖南宁乡人。

  李志民(1906-1987)湖南浏阳人。

  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人。

  李聚奎(1904-1995)湖南安化人。

  唐亮(1910-1986)湖南浏阳人。

  钟期光(1909-1991)湖南平江人。

  湖南籍开国中将

  平江:方正平、甘渭汉、刘先胜

  刘志坚、邱创成、张震

  张令彬、赖毅、方强、吴信泉

  钟赤兵、欧阳文

  浏阳:孔石泉、汤平、张藩

  饶子健、张翼翔

  茶陵:刘转连、刘培善、刘道生、

  周仁杰、谭家述

  长沙:唐延杰、何德全

  湘乡:丁秋生

  耒阳:王紫峰、谭冠三

  岳阳:文年生

  溆浦:向仲华

  祁阳:刘金轩、周玉成

  湘潭:杨梅生

  邵东:李寿轩

  宜章:肖新槐、欧阳毅

  炎陵:张经武

  新化:陈正湘

  安仁:唐天际

  资兴:曹里怀

  常宁:彭明治

  桑植:廖汉生

  望城:谭希林

  邵阳:姚喆

  醴陵:晏福生、郭鹏

  湖南籍开国少将

  平江:王赤军、方国安、方国南、叶楚屏、

  李元、李桂林、李光辉、何辉、何能彬

  何维忠、杨尚高、秦化龙、余光文

  唐明、谢忠良、李基、李彬山、黄连秋

  裴周玉、徐德操、吴自立、谢福林

  罗湘涛、方正、黄胜明、张闯初

  张平凯、张书祥、钟伟、郑贵卿

  林胜国、吕展、张正光、余非、喻缦云

  茶陵:邓东哲、李改、李俭珠、龙书金

  刘月生、颜金生、谭文邦、陈浩

  陈外欧、陈志彬、周则盛、谭天哲

  谭善和、袁福生、颜吉连、李振声

  陈志彬、段苏权、段焕竞、曾敬凡

  浏阳:刘子奇、江文、汤池、李贞、李信

  苏鳌 、苏鲁、黎东汉、何志远

  黄曹龙、戴文彬、李辉高、杨世明

  罗若遐、邱蔚、熊晃、张和、曾涤、黄霖

  长沙:刘西尧、杜屏、吴彪

  耒阳:郑效峰、资凤、熊梦飞

  湘潭县:刘鹏、罗华生、熊飞

  攸县:刘克、肖友明、贺东生

  华容:朱绍清、张树芝

  桃源:王其梅、方之中

  衡阳:王云霖、王永浚

  石门:郑国、李元明

  湘阴:周九银、梁金华

  岳阳:蔡爱卿

  醴陵:刘文学

  隆回:白天

  湘乡:匡斌

  桑植:朱绍田

  耒阳:刘显宜

  新晃:曹玉清

  张家界:范子瑜

  麻阳:黄忠诚

  娄底:姜齐贤

  炎陵县:廖海光

  新邵:罗云

  宁乡:潘世征

  常德:潘振武

  益阳县:唐铎

  邵阳:唐健如

  株洲县:唐子安

  邵东:魏镇

  祁阳:肖远久

  攸县:颜德明

  武冈:袁也烈

  溆浦:曾育生

  汨罗:吴咏湘

  永顺:彭飞

  澧县:夏伯勋

  慈利:袁意奋

  (史料提供: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整理: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苏莉 贺威 供图: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童迪

编辑:李晓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