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普近照。长沙晚报通讯员 周威 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黎铁桥 通讯员 周威
不怕苦:大学生士兵要当军营里最好的兵
李新普自幼父母离异,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下田农作、砍柴做饭的担子早早落到他稚嫩的肩上。大山里的清贫磨练出这个90后少有的成熟。
靠着一股自强不息的韧劲,李新普2011年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为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号召,进入大二的李新普携笔从戎。2012年12月,他毅然穿上军装,奔赴新疆。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歌中的西部充满浪漫诗情,可现实还是给刚到新疆的李新普上了残酷的第一课。冬天,暴雪,李新普第一次见那么大的雪。漫天的雪花夹杂着风沙迎面扑来,吹得脸像刀割一样疼;夜里可达零下四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夏季,高温可达58摄氏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令人生畏!这些都是来自南方的新兵李新普从未体验过的。“我绝不能当逃兵!”李新普暗下决心。
“我不怕苦不怕累,只怕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大学生士兵就要当军营里最好的兵。”这是李新普日记里的心里话。李新普爱学习在全团出名。在工兵连,爆破是主业,兵龄5年以上的老兵才能上阵。李新普一头钻进图书室“充电”。2014年,部队赴塔克拉玛干沙漠驻训。出发前战友都在储备吃的,可他扛上满子弹箱的书。3个月驻训结束,李新普留下了三大本学习笔记,“门外汉”变成了“爆破通”。翅膀硬起来的李新普多次外派执行排爆等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新疆军区有史以来第一个执行排爆任务的新兵。2014年,部队赴南疆修筑国防工事。因李新普表现突出,火线入党。
敢拼搏:奋战一年考取中国科学院
退役回到长沙理工大学,重返校园,李新普连续挂了两科。曾经的学霸被同学甩在后面,李新普心急如焚。他重拾课本,开始了新的长征,在大三学年末,学业成绩再次排名专业第一。
在学校学工部领导下,李新普和另外几名退役战友组建了长沙理工大学民兵应急连,担任民兵连指导员,并挑起新生军训连长的担子。2015年,他们第一次和国防生一起承担军训任务,之前学校军训工作一直由本校的国防生承担,学院辅导员老师不敢把新生交给他们指导军训。李新普立下军令状:军训学生阅兵表演如不拿第一,决不收兵。李新普等退伍老兵天天和军训学生在一起摸爬滚打,硬是把这群稚嫩的大学生训练得虎虎生威、军味十足。军训结束,最后的阅兵分列式表演,由李新普等民兵连教官负责的新生方阵军容严整、军号嘹亮,步伐整齐有力,以绝对优势包揽了前三名。
为备战考研,他在实验室的角落搭起帐篷,一住就是一年,拿出当兵时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劲头,学习起来感觉总有用不尽的力量。“永远记得我是一个兵!无论当兵、考研,我样样要争有出息,决不给部队丢脸!”今年6月,李新普接到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再次穿上军装,带着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防事业做贡献。”李新普道出了自己从军报国、求学明理的初心。
人物简介:
李新普,1991年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市的一个单亲贫困农家。2011年9月考入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2年12月参军入伍,第二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在军区报刊上开辟“李新普新兵日记”专栏。2014年担任副班长。先后参加“2014库尔勒维稳”“实兵检验性演习”“应急民兵营反恐维稳演练”等,多次出色完成排爆等危险重大任务。2014年6月火线入党。2014年退役后返回校园,连续担任长沙理工大学民兵连指导员。2017年6月考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