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0日讯 一项颠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探索正在株洲悄然进行。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初中传统文化教学竞赛上,来自株洲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竞相赋诗,赢得满堂喝彩。这是该校开创诗词创作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培养诗书气质的学生
“摆渡知流水,离人入客舟。逐波浮月色,一梦到西洲。”大多数人不会相信,如此极富意境的诗会是一名初中生的作品。然而,它确实出自株洲市外国语学校 C190班杨竹溪之手,并已在《株洲诗词》、《海棠诗集》刊发。
株洲城南,凤凰山下,株洲市外国语学校有众多像杨竹溪这样的学生诗人。顺石阶而上步入该校,瞬间被浓浓的诗意情怀包裹,台阶上、走廊边、教室里,到处都镌刻、悬挂着学生们创作的诗词,教室里满是朗朗吟诵声,迎面而来的学生散发着一股诗书气质。
“不仅懂吟诵、会欣赏,还会提笔创作。”该校省级诗教课题主持人李仕珍介绍,目前,该校的诗词创作教学已覆盖全校3000余名学生,“保守估计能提笔写诗的已达700人左右。”
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校长饶婷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该校就提出让语文回归国语,使诗词创作教学成为传统文化寻根教育的突破点,“大力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补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阅读、演讲、诗教三个层阶的教学,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学生。”历经4年沉淀,今年春,该校将诗词创作正式纳入正常教学中,一时间,大批诗词新秀如雨后春笋冒出。
自主编印3本校本教材
其实,省内早有学校进行诗词教学的探索,但都流于诵读经典、祭拜启智等形式,学生未能较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业内人士指出,其核心原因是,暂无系统性的教材。
鉴于这一现状,去年6月,在株洲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株洲市外国语学校成立了由省级诗教课题主持人李仕珍领衔的教材编写班子。半年后,多达20余万字的《格律诗词创作入门》、《对联创作入门》、《趣味谜语》3本校本教材编印成册。
“吟诵讲究平仄、高低、长短等,与诵读是有区别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李仕珍从教学生正确吟诵入手,不断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而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目前,该校已筹备成立“海棠诗社”,开展了以中秋团圆、感恩教师等为主题的诗词创作教学活动,校园诗词学习、创作氛围浓厚。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永亮 实习生 高荆豫 通讯员 王佳奕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