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福区建充分就业现代化城区 未来五年将引20万名青年人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高芹 2017-11-20 09:20:08
时刻新闻
—分享—

  “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现场。

  易·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宣讲就业创业政策。

  核心提示

  继顶级城市综合体华创国际广场投入运营以来,日前,与之毗邻的CFC富兴时代正式开门迎客,意味着长沙城区新建成时下最大体量(109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富兴CFC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进入运营阶段。“整个中心将可提供2万个以上不同层次就业岗位。”该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

  在大城北开福区,这些顶级城市综合体频频刷新纪录的背后,是就业岗位和高端人才刚需“井喷式”增长。开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开福区人社局)相关信息显示:近两年,该区实现城镇就业53851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开福区高度契合这一目标致力建设充分就业现代化城区,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在开福”系列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长沙人才新政22条”落地等多措并举,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增强人才聚集优势。该区因此获评“长沙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区”,营盘街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紫凤、王家垅等6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预计未来五年,该区将吸引20万名青年人才来开福落户、购房、就业、创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需要,为“升级发展,成就北富”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才智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基。开福区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产业,加快建设充分就业的现代化城区。”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说。

  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拥兵预测,三年内城北可创造近25万个岗位,这也是开福区充分就业现代化强区“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

  A 引大学生就业

  走进高校系列招聘活动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供需三赢

  10月27日,开福区“青春建功中国梦 激情辉映开福情”大型招聘会在长沙学院火爆登场。5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机械类、艺术类、管理类、经济类、生物工程、医药类等1800余个岗位。在众多前往咨询的毕业生中,江涛成为幸运儿之一,经过洽谈,他与用人单位当即达成就业意向。

  像江涛一样,在当天的招聘会现场,如愿签订意向就业书的准毕业生有180余人。本场招聘会,是今年以来开福区“大学生就业在开福”走进高校系列招聘活动的第五场,也是开福区建设充分就业现代化城区两年来举行的第73场现场招聘会。

  “政府联络校招,企业招贤纳才,这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是贴心服务和帮助。”长沙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政府搭建平台,助力企业架起与高校、学生直接沟通的桥梁,是务实之举。

  立足辖区企业需求,架起沟通桥梁。“大学生就业在开福”走进高校系列招聘活动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已先后走进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长沙学院,并针对医护专业的大学生专场对接长沙医药健康产业园,共计20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了7000余个岗位,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供需三赢。

  “高校毕业生是开福区‘升级发展,成就北富’目标的重要人力资源,以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开福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朝晖说,区人社局先后走进军民融合企业、金融系统、易·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山河医药健康产业园开展政策宣讲沙龙,为企业新就业的大学生带来人社政策大餐。同时,区人社局在长沙学院面向大学生开设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的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网络编辑等。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开福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落实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城乡基层就业。同时,认真落实求职创业、校园招聘、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B 助大学生创业

  近两年新增创业主体26725户,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今年1月18日,湖南股交所举行“标准板”挂牌仪式,90后大学生创业项目“蕊藤农科”在该所挂牌,并发布生态食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

  这个从开福区成长起来的“蕊藤农科”,是由湖南商学院的90后学子袁月、何亮、许威等于2014年1月创办,也是首批入驻开福区菁芒创客空间的创业团队,初创期,有近一半员工均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甚至在校大学生。“我们像一个学走路的娃娃,是开福区政府搭把手帮扶成就了我们的梦想,办公场地免费、路径引领和头脑风暴对我们来说都意义非凡。”作为该创业团队的一员,袁月深有感触。

  袁月只是开福区大学生创业群体中的一个例子。贯彻省、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近年来,开福区全方位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降低创新创业门槛,简化办事流程,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优化公共行政服务,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精细化服务,建设长沙医药健康供应链、长沙佳海产业园等示范城市核心基地,搭建了菁芒、乐共享、财商、长沙医药健康产业园、民间手工艺、中健等八个创客空间;在华创国际广场、福天兴业,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已成功引进国科高精、真视通、安存科技、北斗研究院等21家企业;在卓尔工业厂房建设5万平方米的军民融合生产基地,已签约落地7个项目;在沙坪工业组团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已引进10个项目。

  在开福区的大学生创业扶持队伍中,湖南悦声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婕是一位满怀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毕业时,她毫不犹豫选定了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方向,加入了创业大军。“在开福区人社局的主动对接和帮助下,我迈开了第一步。”李婕说,随后公司发展面临人才紧缺等考验,开福区人社局举办的招聘会及时为其公司提供用人服务。如今,悦声音文化传播从“单打独干”迅速成长为拥有30多人的示范型企业。

  相关信息显示,近两年,开福区新增创业主体26725户,带动城乡就业104538人。长沙佳海产业园建设、长沙医药健康供应链、菁芒创客空间三家单位被认定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核心基地”,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显著。

  C 揽人才聚集

  出台“开福区人才新政11条”每年不低于1亿元引才

  “几分钟就办好了申报手续,挺简单的。能享受这样的人才政策福利,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确实是一种吸引力。”在开福区刚入职某银行的黄慧敏如是说。

  学经济专业的黄慧敏老家在衡阳,从广西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赶上“长沙人才新政22条”实施,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到开福区就业,如愿在这里申报到了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在“安居乐业”中乐享城北的宜居宜业。

  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一窗口送达。“长沙人才新政22条”实施以来,开福区人才服务窗口作为全市首批16个人才服务窗口之一,按照“只进一张门、只跑一趟路”的服务模式联动开展业务办理,让黄慧敏等高校毕业生直接受益。

  “将人才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全局最紧要的工作来抓。”当“人才新政”与“智撑北富”不谋而合,开福区“揽人才聚集”得到加速释放,该区在出台“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30条”基础上,重点就全面贯彻“长沙人才新政22条”制定出台了11条具体措施。

  在“开福区人才新政11条”中,实施的“智汇开福人才计划” 显示,未来五年,该区每年列入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预算资金,重点引进和培养4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省、市级产业领军人才,400名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4000名高技能人才,4万名技能人才,吸引20万名青年人才在开福区就业创业。

  真金白银引人才的背后,是“择良枝”带来人才的不断聚集。据介绍,8月21日至今,开福区人才服务窗口累计接受电话咨询2072次,现场咨询2367次。截至目前,已在线受理544名青年及留学归国人员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申请,其中在开福区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81名高校毕业生及留学归国人员租房和生活补贴资金已发放到位。

  升级发展,成就“北富”。城北大地,“人才聚集效应”不断彰显。

  本版撰文:周和平

  本版图片:均由开福区人社局提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