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档案馆专题征集资料呈现一位老兵与被救朝鲜女孩恩重情深的往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徐丹 2017-11-21 09:21:53
时刻新闻
—分享—

老兵张行珍藏的不止朝鲜女孩寄来的照片,还有女孩写来的信和他对这位女孩的期待。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翻拍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我珍藏着一张朝鲜女孩的照片。这张照片里有一位叫顺姬的小姑娘,是我们的亲人。从一九五八年到现在,我们失去联系快40年了,我经常牵挂着她。”这是一位驰骋疆场老兵的“表白”,放在他20年前写的《你一定会来》一文开头,如今也展示在长沙市档案馆抗美援朝专题征集的众多资料中的显眼位置。本期《档案里的长沙》,在长沙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呈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发生在老兵身上的感人故事。

  战火中救下孤儿小顺姬

  老兵名叫张行,如今在长沙某干休所安享晚年。去年,长沙市档案馆开展抗美援朝专题征集活动,年已八旬的张行老人积极响应,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朝鲜女孩老照片、书信连同带有其作品《你一定会来》的书捐出,收藏进了长沙市档案馆。

  记者了解到,张行是重庆人,也是有名的军旅作家。1949年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不久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一天,张行在山上开挖堑壕,面对山上纵横交错的树根,张行和战友下山,准备到山沟里找老百姓借斧头。三四里外的山沟里有一户人家,就祖孙两人,老大娘60多岁,孙女顺姬刚满6岁,其父母早已牺牲在战场。借了斧头和钢锯、留下一点饼干和大米后,张行和战友返回了山上。

  挖好堑壕已经是第五天,敌人出动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扔下不少汽油弹,整个山头很快变成一片火海。“祖孙俩怎么样了?”硝烟弥漫中,张行惦记着他们,决定提前归还斧头和锯子,顺便探个究竟。

  小溪两岸到处是弹坑,祖孙俩的茅屋已被炸成废墟,在小溪上游的小路上,张行发现躺着两个人。原来,老人倒在血泊里已死去两三天,小顺姬躺在老人怀里睡着了。“可怜的孩子,我来迟了!”张行的泪水夺眶而出,安葬老人后,他抱起小顺姬回到堑壕里。不久敌人发起攻势,当年10月下旬,营部派人送弹药,张行便委托战友,将小顺姬带至安全的后方。“临别时,小顺姬抱住我们的脖子,一个个亲吻,大家都哭了。”张行写道。

  “你一定会来”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随后,张行收到顺姬从中国沈阳市寄出的一封短信。原来,顺姬正在一所专门为朝鲜人办的小学里就读二年级,这让张行久悬的心放了下来。不久,张行随同部队离开了朝鲜,回到了祖国。

  1958年,张行收到了顺姬从朝鲜家乡寄来的信,其时她正在一所学校读初中,信中还附有一张顺姬和同学们在一起的黑白集体照。在信中,顺姬满怀激情地说,毕业后一定会再来中国,一定要来看看他这位恩人。然而,这一期盼并没有实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张行和顺姬失去了联系,一直等到快40年后的1997年,头发已白的张行禁不住提笔,写出了《你一定会来》一文,发表在当年的《解放军报》上。

  张行说,顺姬本名朴英顺,假若她还健在,如今也是一位年老的“阿妈妮(朝鲜对老人的称呼)”了。“你一定会来!因为我怎么也不信,这封信和这张照片,竟是你留给我最后的纪念。”张行期待着……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