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湖南省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对此,湖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顺应自然规律,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分类指导,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避灾农业,积极推进科学抗灾,努力减轻灾害影响,为实现稳粮增收目标赢得主动。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减灾。在部分河流沿线、低洼地带、湖区蓄洪垸等极易被淹地区,大力推进退耕还湿、退耕还湖,涵养生态。积极发展莲藕、茭白等水生作物,“改种为养”,饲养鸭、鹅等水禽,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速选育耐水、抗旱、抗寒、抗病虫等抗逆能力强的作物新品种,大力推广抗低温早晚稻品种,减轻春季寒潮和秋季寒露风影响,积极推广耐高温中稻品种,减轻夏季高温影响。
因灾制宜调整耕作制度避灾。根据湖南汛期洪涝灾害发生规律,调整江河沿岸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双季稻种植模式为水旱轮作,避开洪涝灾害,即上半年种植一季5月下旬收获的油菜、蔬菜或饲草等作物,7月下旬再种一季晚稻,确保洪灾来临时无作物在田。在夏秋季节易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积极推进“水改旱”,发展旱杂粮等耐旱作物,大力推广“早水晚旱”模式,上半年雨水充足时种植一季早稻,下半年雨水少时种植旱地作物。对易受灾害影响、生态退化地区,有计划地推进耕地休耕或季节性休耕。
因区制宜调整生产方式抗灾。转变单纯追求复种指数、追求单位产量的思维定式,实施“以少胜多、以精胜多、以优胜多”的发展战略。根据各地生产实际,积极推进粮改经、粮改饲、粮改渔等,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以信息化、自动化为支撑的精准农业,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果蔬采后处理和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龙新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龙新
编辑: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