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五级河长体系基本建立,累计巡河近26万人次,明年完成“三清”治理
报告点击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感受1
乡村河长:居民积极配合,农村环境改善
在长沙市跳马镇冬斯港村,有条小河直接流入浏阳河,被当地居民称为双溪港。11月1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了双溪港,并跟着村级河长、冬斯港村支书游树根一起巡了一次河。一路走来,河水清澈见底。
在浏阳河入口处的市管河流河长公示牌上,记者看到,这条河流名称为“跳马镇冬斯港村段”,编号为:浏阳河(雨花段)-03,村级河长就是游树根。
“我每周都会去巡河一次,主要是看看河里是否有打鱼的、对水利设施进行侵害等现象,在污染治理上,我们安排了专职的打捞队对双溪港水质进行治理。”游树根说,“双溪港以前的水全是黄的,现在都变成清的了。”
游树根告诉记者,“没实行河长制前,这里基本没人管理。因此这里的水质污染主要是挖沙,丢生活垃圾、污水乱排等。后来政府在村里设置了定点垃圾站,还有人上门专门收取。现在丢生活垃圾、污水乱排现象基本没有了,慢慢的河水也变好了。”
“要把河水治理好,这与百姓的配合是离不开的。”圭塘河金屏片区段、金屏社区书记邹志强也表示,以前圭塘河堤岸上很多百姓都在种菜,而且一些塑料包装袋、农药瓶、病死家禽之类的都是直接往河里丢。开始整治后,大家都很配合,菜园撤了,乱丢现象也少了。这样一来不仅河水水质变好,而且农村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感受2
居民:看着河水由清变浊,再由浊变清
“以前,双溪港是个小港,里面有着很多杂草,水面上经常漂浮着一些生活垃圾。而且以前河里的水质稍微有点浑浊,没有现在这么清澈。”今年52岁的冬斯港村民苏伟刚好住在双溪港流入浏阳河入口边上,他告诉记者,“今年开始,双溪港的河水比以前要好些,政府组织了专业的打捞队对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
苏伟表示,比起双溪港的河水,变化最明显的还是浏阳河的河水,“我是从小在浏阳河里玩大的,可以说是见证了浏阳河水质由清澈变浑浊,再由浑浊慢慢变清的过程。”
“我记得小时候浏阳河的水清澈见底,河里的鱼都看得见,夏天的时候一天到晚都是泡在河里的。”苏伟说,后来上游开了化工厂,加之大家都在河里养牲畜,垃圾也经常往里丢,河水慢慢变浑。
“近几年,上游的13家化工厂全被关停了,沿河也不准饲养家禽,而且村里还专门设置了垃圾站点,每天定期有人上门收取。慢慢的,河水又开始变清了。”苏伟说,“特别是今年来,经常能看到河边有巡查队在巡河。”
举措
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强调,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省江河湖库全面实行河长制,由省长许达哲担任总河长。
实行河长制后将建立责任体系,通过“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和“一月一晒、一季一督、一年一评”的工作措施,强化地方政府河湖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确保河长制工作有力推进。同时,统一规范河长制公示牌内容和版式,每块公示牌上均配有河流编号。
10月25日,省长、总河长许达哲签署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全省各地立即全面开展河长巡河行动。目前,我省河长制推进机制已逐步完善。下阶段,省河长办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全面推行河长制尽快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数读
全省五级河长累计巡河近26万人次
记者从省河长办了解到,我省目前省市县三级河长办全部成立,14个市州、142个县市区(园区)、1976个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部出台,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全省共明确省级河长5人,市级河长76人,县级河长1135人,乡级河长9498人,村级河长24987人,共计35696人。截至目前,5位省级河长先后开展12次巡河,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达25.83万人次。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基本建立,全省每条河、每个湖都有河长,实现了河长体系全覆盖。
憧憬
2020年全省河湖水域面积保有率不低于7%
记者了解到,实施河长制后,跳马镇政府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到今年年底全镇要实现二级河长制覆盖;到2018年,全面完成“清面、清乱、清养”,入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
《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也明确了我省“治水”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50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2%以上,河湖水域面积保有率不低于7%,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干支流及洞庭湖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90%,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9%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
■记者 丁鹏志
通讯员 刘希贤 张文珊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丁鹏志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