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再现 半边湖成“天鹅湖”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李白笔下的西洞庭是那样的美。
“这样的美景还能再现吗?”“已经再现了!今年秋天,天鹅就提前飞回到了西洞庭。”丁克刚肯定的回答。
丁克刚是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经济日报记者这次带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湖南省委“还洞庭一湖清水”的决策,专程赴西洞庭调研采访。丁克刚和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碧球陪同记者乘冲锋舟在湖中穿梭,穿着雨鞋在滩涂跋涉。
“静音!静音!听天鹅的声音!”上得岸来,快到半边湖简陋的观鸟亭了,梅碧球做了一个手势,寂静时远处传来天鹅欢悦的共鸣声。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东亚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和长江流域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现为我国4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半边湖是西洞庭湖南面最大的滩涂。用望远镜眺望,只见半干涸的浅水湖畔,白天鹅用粉红色的脚掌轻轻划着湖水向前游,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时而俯下身在浅水中悠闲觅食,时而引吭高歌;宽阔的湖面上,成群洁白的天鹅伸展着宽阔的双翼,引翅拍水行进,像朵朵白絮随风漂流……“鸟中仙子”优雅的身姿,与岸边泛黄的土、枯萎的草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西洞庭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漫长的南飞,天鹅、白鹭、鸬鹚、黑鹳等北方冬候鸟已经陆续抵达温暖的的西洞庭。给工作人员带来意外惊喜的是,今年天鹅较往年提前20多天回归西洞庭,“往年都是十一月中下旬才会回归,今年十月底就到了,给金秋的洞庭湖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梅碧球自豪地说,候鸟提前回归源于洞庭湖候鸟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善。
西洞庭湖湿地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境东部,“水涨成湖、水落为洲”,保护区以白鹤、黑鹳等珍稀濒危鸟类及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栖息、越冬地及长江流域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现有维管植物87科259属414种、鸟类15目50科217种、鱼类9目20科111种,湿地植物以芦苇为主,约占湿地面积的60%,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等5种。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湖洲造林、围栏养殖、违法捕捞三种过度开发利用湖泊湿地资源行为的开展,严重破坏了西洞庭湖鱼类、鸟类栖息生活环境,湿地植被及湿地生物多样性,导致西洞庭湖湿地严重退化,并呈现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趋势,2010年前,候鸟迟迟不愿南归,天鹅更是在这里难觅踪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湖南省委决策“还洞庭湖一湖清水”,留一湖清水入长江。梅碧球说:我见证了西洞庭再现“候鸟天堂”美景的全过程:2010年,有了几十只天鹅回归,2012年以后,每年都是成百只天鹅飞回来,今年,提前了20多天,一千多只天鹅回家了。老百姓欣喜地把半边湖称之为“天鹅湖”。
依法治区 构建“六位一体”机制
2010年,时年50岁的梅碧球从汉寿县林业局调入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当时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一片狼藉,速生杨树遍地开花,围栏、围网比比皆是,湿地逐渐向森林演替、越冬水鸟绕道飞、洄游鱼儿入牢笼。西洞庭湖湿地内候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力。”梅碧球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无法可依、有法难依、有法不依”。
加强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依法治区”做起。为了彻底扭转西洞庭湖湿地内乱垦乱栽、滥捕乱猎、插网圈湖、采砂挖砾等非法局面,2009年至2011年,在湖南省和常德市的支持下,汉寿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河湖洲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关于加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通告》和《湖南省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为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西洞庭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推进保护区法治建设过程中,汉寿县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完善湿地保护社会化管理机制和湿地恢复长效机制,构建政府统管、部门协作、乡镇支持、局社共建、协会引导、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体系,并创新了行政与司法执法“两轮”驱动的法治管理模式。2014年5月,经汉寿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具有综合公安(司法)执法权的“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改变了湿地保护管理和违法犯罪行为打击行动中“权力受限、四处协调”的被动局面;2015年7月,湖南省政府将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畜牧水产、旅游、交通运输、海事八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赋予保护区,在保护区的区域范围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2016年3月,汉寿县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同年8月,《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通过省法制办审核挂网,成为湿地保护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铁腕整治 70%退化湿地有效恢复
几年前的情景,梅碧球记忆犹新。湖面布满围栏、围网,到处都是“迷魂阵”,炸鱼、采砂、毒鸟等非法逐利手段几近疯狂。“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最确切不过。”至今回想,梅碧球心有余悸。
汉寿县委书记杨昶用几个数字说明了当时西洞庭的“繁荣乱象”:在洲滩上挖沟抬垅栽植欧美速生杨,至2011年湖州造林面积突破3000公顷;大量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围栏养蟹,至2011年非法在西洞庭湖围栏养殖面积达3867公顷,围湖养殖38处,经营业主100多户……
汉寿县委、县政府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措施、最快的行动,全面打响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砂石整治、畜禽养殖退养等专项整治攻坚战。2014年拆除非法围栏、围网30万米,清除竹、木桩30万余根。在司法和行政执法“二轮”驱动的法治管理模式下,2015至2016年间,保护区派出所和行政执法大队抓捕非法电击渔船54艘、立案查处非法采矿(砂)罪2起、刑事拘留16人;查处非法出售运输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罪1起、查处毒鸟案1起、刑事拘留8人,其中判刑2人;抓获非法捕捞水产品嫌疑人20人、采取强制措施32人、审判14人……依法祭出重拳,乱象得到整治。
在西洞庭,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个指挥部:“西洞庭保护区核心区杨树清理专项整治行动指挥部”。因为,这个外来物种的“速生杨”给洞庭湖带来了生态危机,茂密的速生杨已成为湿地加剧退化的“元凶”之一。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洞庭湖刮起强劲的“种杨风”。到整治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杨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加速洲滩湿地的旱化,让周边其他植物得不到充分的光照养分,湿地植物种群逐渐衰落,生物多样性日渐下降,候鸟也只能绕道而徙。尽快清理退出洞庭湖保护区内欧美黑杨,也是中央环保督察给湖南的反馈意见中要求整改的突出问题。在欧美黑杨清理专项整治行动中,汉寿县调度15个乡镇、56个县直部门的力量,累计投入劳动力5586人次,调集油锯等作业设备1141台、专业人员1087人次,出动运输船只310次,截至11月20日,盘踞保护区核心区多年、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5万余亩欧美黑杨全部清理完毕,目前70%以上的退化湿地得到了有效恢复。
齐心协力 保护湿地修复生态
在半边湖的堤岸上,高高插着一面“湖南汉寿西洞庭湿地保护协会”的旗帜,几个戴着红袖圈的协会会员正在滩涂上巡逻。其中一位叫刘克欢,他在西洞庭湖上捕螺捞蚌了半辈子,如今却成了“湖南汉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的会长,“过去,我是湿地的破坏者,如今,是湿地的守护员!”他面对记者的提问,直言不讳,“协会成立之初,也就200来号人,如今已发展到400多人,其中参会的渔民385人,占会员的70%以上。会员中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在湖中围网放箱的霸主、在滩涂上圈地网叉的寨王,如今,这些西洞庭湖里的老麻雀都成了湿地的义务宣传员和保护神。”
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成立于2015年7月,以西洞庭湿地保护、科研及科普有关的企业、事业、教育单位、大众传媒等领域及在湿地保护方面享有盛誉的专业技术人士和保护区周边社区、湖洲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工作职责除了推广环保知识,还有巡防监督,打捞湖面垃圾的活,会员们也会撸起袖子埋头干。刘克欢告诉记者,协会建立了西洞庭湖白色垃圾清理长效机制,在西洞庭湖上建立黑鹳守护站,在冬候鸟来临期间,不分昼夜,坚持值守。“我们今天就是到这里来值守巡逻的,连日来,近百名协会会员和环保志愿者兵分两路,一路走上湿地洲滩和堤坡、码头等地,另一路乘船沿湖面前行,一旦发现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白色垃圾就拣起丢进环保袋中。”
从原来部门保护的“独唱”发展成全社会保护的“合唱”,梅碧球乐不可支,采访时,梅碧球笑着告诉记者,有人曾跟他开玩笑,让渔民成了保护志愿者,有那么几分“招安”的味道。渔民心中早算好了一笔经济账。“只有洞庭湖生态好了,咱们的渔业资源才能持续利用,鸟儿才能回家,人儿才会到洞庭湖观光旅游。”刘克欢说。
丁克刚介绍:“如今,西洞庭湖已恢复退化湿地面积8万亩,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汉寿县通过生态蓄水工程,缓解了冬季西洞庭湖部分区域生态缺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鸟类栖息空间,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50多种,西洞庭‘候鸟天堂’实至名归。”有数据表明:半边湖的生态补水项目区,2015年,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多达78只,2016年底,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达5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500只左右,小天鹅数量则猛增至1200只以上,其他越冬水鸟更是数以万计。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科长彭平波介绍,近2年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鸟类12种、鱼类1种、湿地植物5种,每年来此停歇、栖息、觅食、越冬的候鸟种群数量稳定并超过3万只,黑鹳、罗纹鸭、鸬鹚等多个鸟类物种种群数量已经超过国际重要湿地1%的标准。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