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已完成棚户区改造22.74万户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斌 蔡琴 编辑:徐丹 2017-12-26 09:25:17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造后的长沙老街焕发新活力。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周斌 蔡琴

  长沙市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城市更新提质、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2014年以来,打响了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特别是创造性地探索形成了“四增两减”、“市级统筹”、“有机棚改”、“货币化安置”等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获得各级高度肯定。长沙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5个棚改后评价城市之一,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开行等部门多次到长沙实地调研,向全国推广长沙棚改工作经验。日前,记者采访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飞,请其介绍长沙如何助力市民实现“安居梦”。

  A、规划先行,坚持以人为本

  中山西路、解放西路、溁湾镇……这几年来,长沙城区一个个棚户区陆续变为城市美景,这与长沙棚改严格坚持规划先行的准则密不可分。周飞介绍说:“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坚持规划先行,以‘四增两减’的科学理念为导向,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将规划的愿景变成居民期待的实景。”

  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严格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棚户区改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今年以来,针对34个统贷项目和34个政府购买棚改服务项目逐地块明晰了规划指标,并着手启动全市棚改项目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这几年来,长沙以“四增两减”为导向,注重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开发强度,实行城市立体化改造,实现空间布局再优化、公共配套再完善、建筑品位再提升,将城市棚户区打造成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现代社区,建设品质长沙、精美城市、民生乐园。2017年长沙市扎实推进棚改扫尾清零和开工建设工作,已有古道巷、清水塘、省话剧团、长橡棚改C地块等35个项目完成扫尾清零。友谊商店及周边地块、火炬村、碧湘街、太平路二期、坪塘、开福寺周边、劳动东路等19个项目部分开工建设,确保了地铁4号线碧沙湖站、赤岗岭站、砂子塘站、六沟垅站及城际铁路暮云站等重大项目顺利施工。湘江东岸、火车北站、桐梓坡、雅塘片区等城市老旧棚户区和朝正垸、火炬村、潭阳洲等城中村实现全面改造建设。棚改项目腾地后,还新建了黄兴北路、湘雅五医院、大同小学等一大批市政道路、医院、学校、绿地与广场等公共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和品质。

  B、多样安置,确保民生利益

  如何安置棚改项目中的拆迁户,是检验棚改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些年来,长沙市通过货币安置、实物安置、货币安置与其他辅助安置相结合等灵活安置方式,赢得广大棚改拆迁户的支持,被外界称为“长沙棚改安置模式”,受到各方肯定。

  “长沙棚改安置模式”内容广泛。严格落实征收补偿相关政策措施,对于私有住宅房屋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给予上浮奖励、选择货币补偿奖励、寻找房源奖励等,最大限度调动居民选择货币安置的积极性。对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被征收对象实行棚户区改造安置补贴,支持其到市场上购房。

  综合采取建设安置房、政府购买、组织团购楼盘、鼓励开发商让利、组织“棚改购房大集市”等多种形式的房源对接和服务活动,多渠道保障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源。全市棚户区改造带动住房消费约118亿元,200多万平方米。对棚户区改造中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予以保障。长沙棚户区改造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多种途径满足了群众“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实现项目推进“拆得下、稳得住、搬得走、住得好”。

  C、因地制宜,传承历史文化

  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具体如何改造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长沙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周飞表示:“长沙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的理念,对具有保护意义的街区,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创新修拆建结合等方式,避免大拆大建,维持原有风貌,传承历史文化。”

  对房屋破旧、功能不全、公用设施老化、安全隐患突出、无保留价值的建筑及片区,采取拆除后重新建设的方式进行改造。如开福区炮后街棚改项目,房屋征收后腾出的土地主要用作教育配套用地和棚改安置住房用地。对具有典型历史文化特征、有一定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及历史街区、特色街区,坚持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采取“修复修缮为主,零星拆除重建为辅”的有机棚改方式进行改造。如芙蓉区都正街综合整治棚改项目,拆除影响交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破旧建筑和违法建筑,对项目中具有历史记忆的房屋“修缮修复,修旧还新”,腾出公共空间和消防通道,全面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增加了绿地和公共设施,受到居民广泛欢迎。根据城市规划,按照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开发强度和人口居住密度的要求,在做好居民安置的基础上,对不具备再开发条件的片区“只拆不建”,拆除后做绿化用地或建设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如雨花区长钢新老11栋棚户区改造项目,腾地后按照规划建设了停车场、城市绿地景观提质等工程,大大改善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市环境。

  D、市级统筹,做到综合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位于老城区的各个棚户区因为位置、面积大小等原因,涉及的拆迁成本不一,特别是有些“只拆不建”的项目,往往拆迁成本还很高,而它的改造又事关城市发展大局。周飞介绍说,为解决这一棚改中的“瓶颈”,长沙市棚户区改造不片面追求宗地平衡、单个项目平衡,创造性地对棚户区改造资金实行市级统筹、综合平衡。

  市级统筹棚改基金、城发基金、财政资金共同设立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统筹用于棚户区改造支出。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最大限度实现资金整合,全力解决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建立了市区两级棚改资金盈亏分担机制,提高了区级积极性。

  E、健全机制,讲求安居实效

  为保证把棚改项目完美的规划蓝图变为城市发展实景,长沙棚改部门通过狠抓责任落实、实施项目联点、突出破解难题、加强督查调度等方式,让每一个棚改项目不拖后腿、按时“变现”。

  长沙市安居棚改办按照“全面统筹、精细考量、任务落实到位”的原则编制每年的棚改计划,并与各区县(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责任目标分解下达,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区县(市)绩效考核内容。全面实行市领导联区(县)联项目、区县领导蹲点联项目、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制度,依靠制度将干部和群众长期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让干部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使棚改方案更加贴近群众利益与要求,真正把棚改工程建成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在推进棚改工作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难题破解,定期梳理棚改项目问题,实行分类调度、限时办结、定期销号等制度,对逾期未办理的问题下达交办函、督办函,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有效解决了过去一直制约棚户区改造工作的一些问题。市安居棚改办建立和完善了周调度、月督查、季讲评、半年一观摩的协调制度。每周对各项手续办理及问题落实情况列表调度,每月对项目进度进行排名通报,每两个月市长亲自调度解决项目难题,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讲评,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现场观摩会,以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推动棚改工作有序开展。

  F、住房保障,创新建管并重

  周飞介绍,除了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市民住房条件,长沙还通过经适房、公租房实物以及棚改安置补贴、经适房货币补贴、房租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实行 “分档计租、梯度保障”,解决全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而9月下旬推出的定向限价商品房,更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第一批已(拟)开工19个项目,建设11307套。

  长沙聚力打造“阳光公租、品质公租、高效公租、幸福公租”,被称为“四个公租”,它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公共租赁住房快速、公正地落到实处。阳光公租即严格资格审批,加强信息公示,确保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善用。品质公租,即实施小区提质提档,一方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完善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拟用4~5年时间完成所有公租房小区的设施完善提质,2017年启动第一批公租房小区提质改造工程,目前,新诚小区、谷山乐园、天凯东苑小区、鄱阳小区4个公租房小区设施完善提质工程正在顺利推进。高效公租,核心是“四化”——公租房后续管理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常态化,市本级20个市政府产权公租房小区已全部纳入物业管理。打造幸福公租,加强小区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在公租房小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保障对象居住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住保部门通过不断夯实基础工作,运行网上审批系统和保障房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登记审批与保障房管理互联互通;开通住房保障网上申请受理通道,优化线下审批流程。结合长沙市情,2017年出台《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意见》(长政发〔2017〕17号),长沙住保局制定并印发了《长沙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实施细则》。启动地方性法规项目《长沙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有关工作;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按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公开住房保障信息,每月公示保障对象、保障房源。

  数说长沙“安居梦”

  目前,长沙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2.83万套,发放经适房货币补贴和廉租房租赁补贴4.73万户,发放职工住房补贴8.21万人,完成棚户区改造22.74万户。全市住房保障覆盖率从2011年的19.51%扩大至23.29%,高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超额完成省计划任务

  2017年省政府下达长沙市棚户区改造任务17466户,截至11月中旬,已完成改造17466户、占任务的100%,完成面积196.0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9.09亿元,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任务。

  2017年省政府下达长沙市公租房的任务为基本建成1690套,目前已基本建成3982套,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2017年省政府下达长沙市保障性住房分配任务4318套(政府投资3803套,企业自建515套),截至12月底,全市共完成分配入住任务13112套(其中政府投资4603套,企业自建8509套),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星城夜谈

  兜住安居梦

  庹新岗

  住房保障是个兜,兜住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梦。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一直以来,安居都是人们的梦想。因为它跟家联系在一起,而拥有一个家是幸福之基。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里总有一部分群众面临住房困难,没法单靠自身努力圆安居梦。此时,他们更多的是期盼保障性住房,不管是租也好,买也罢,都是自己在城市里安的家。而正是由于它的社会保障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近年来,长沙在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项项宏观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圆梦后的幸福。从棚户区、老小区搬到新房子、新社区,从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有的因为搬新家娶上了媳妇,有的因为拆迁补偿积攒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经济发展完美融合,奏响了协奏曲,也夯实了长沙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基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有理由也完全有信心把这项事业做好,而且要好上加好。而对标创建更高水准的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新征程,我们应拿出“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来回应群众热切的期盼。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斌 蔡琴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