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胡志刚 吴杰
昨日一大早,天心区新天社区的丁清玲和丈夫提着凌晨4时起床熬制的流食,匆匆赶往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送到爷爷病房。2008年,丁清玲丈夫的爷爷——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症、生活无法自理的83岁老人住进丁清玲家,丁清玲和丈夫默默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这场孝心长跑,一跑便是十年。
爷爷患病住进孙媳妇家
2008年,退休后的冯寿南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他住进了孙媳妇丁清玲家,一住便是十年。
老人能说能动看似跟普通人无异,但记忆力衰退、思想不受控制,“像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一样,常常无意识地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摔桌子摔碗、打人、打开冰箱将食物乱扔一地。除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丁清玲还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防止老人磕着碰着。
十年来,丁清玲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天还未亮,她便忙碌起来,准备早饭,清洗衣物,给老人喂饭,打理好家中的事务后匆匆赶到单位上班。午休时间,丁清玲会带上一碗水饺回家,因为她知道,家中的老人正像个孩子一样翘首以盼等候她的归来。
保姆不愿干的事她干了十年
老人曾聘请一位保姆照顾他,但随着病情日渐加重,老人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有时还会像个生气的孩子一样打人。不久,保姆提出辞职,丁清玲扛起了这份重任。
“乖,张嘴吃饭啦,吃完给你橘子哦。”十年的悉心照料,丁清玲慢慢摸索出了经验。老人不愿吃饭,丁清玲便哄着他吃;寒冬季节,烤火电器不安全,丁清玲给老人穿上厚棉服,每次换洗下来的衣服有满满四桶。
工作和老人两边兼顾的压力、老人犯迷糊时挥出的耳光,都曾让丁清玲难过、沮丧。很快,她的心态发生转变。她说,与爷爷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给了她坚持下来的决心。“每天下午回到家,听到爷爷一句甜甜的‘丁灵泛你回来啦’,我心里瞬间就开心起来。”丁灵泛,是老人对丁清玲的昵称,在湖南方言里,“灵泛”蕴含聪明、机敏的意思。
苦点累点,也希望爷爷在身边
去年11月,老人病情突然加重,住进了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丁清玲夫妇照顾爷爷的重担瞬间加重。但工作不能抛下——作为广铁集团长沙电务段的一名职工,丁清玲需要负责2个火车站铁路通信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线路巡视,容不得半点马虎,而一年一度的春运日益临近。
经过深思熟虑,丁清玲夫妇暂时把重心偏向了春运安全这一边,在医院雇请了一名护工照顾老人。丁清玲的同事告诉记者,十年来,丁清玲没有因照料爷爷影响工作,她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生产个人,“清玲真的是个了不起的人”。
如今,老人的气色好了些,丁清玲说:“十年了,希望爷爷能继续陪在我们身边,就算我苦点累点,也要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炎皇 胡志刚 吴杰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