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北京讯(特派记者 唐朝昭)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然而,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之一。今年全国两会,部分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在国家层面建立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制度,并逐步实现农村教师(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部由国家公费培养补充。
“我国现有的教师补充机制建立在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上,高等学校可自主设置招生专业,申报年度招生计划,自主配置教育教学资源,这与国家保障农村学校教师及时有效补充的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提案介绍,当前,师范毕业生较少选择吸引力不高的农村教师职业,导致农村教师补充困难。高等学校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自主确定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规模与农村教师的补充需求也难以有效衔接,高等学校为农村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的主体保障性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2006年以来,在建立农村教师培养补充体系方面,湖南省进行了改革招生计划编制、强化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探索。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共招收培养各类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5.1万人,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特教等学段教师,其中已毕业1.8万人,毕业生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成为了农村教育生力军。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湖南仍面临财政投入压力大,无法完全满足农村教师的培养补充需要等问题。
提案建议,整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和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有关做法,在国家层面建立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制度,同时鼓励并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地建立地方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补充体系。其次,可以参照医卫类等特殊专业人才培养学制的做法,明确并颁布师范类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制。同时,提案还建议研究并出台促进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的政策措施。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朝昭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