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肖祖华
通讯员 刘昭云
3月12日,是邵东县木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龚日升老人90岁生日。
没有酒席,没有仪式,只有家人聚餐、徒弟来贺。老人手持木偶戏道具,教授徒弟《九锡宫》表演要领。
5年前,85岁的龚日升带病登台,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次表演,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演艺生涯,然后专心传技授艺,培养传承人。
邵东木偶戏已有近200年历史,是湖南民间传统短把举杆类杖头木偶戏,其中内签子杖头木偶为全国仅存。
龚日升出生在邵东县杨桥镇杨新村,因为家里穷,他12岁开始跟随木偶戏师傅学艺。他领悟力强,加上勤学苦练,不足20岁时便接任“清武班”第五代班主,至今已与木偶戏相伴78年。
龚日升介绍, 邵东木偶戏传承至今,有“清武班”和“清云班”两派。“清武班”创班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演出剧目有《关公戏》《观音戏》等60余部,其唱腔为湘中湘南地区流行的祁剧高腔、昆腔、弹腔,主要乐器有锣鼓、钹、钗、方扳、唢呐、二胡等。
“那时年轻,为了班子成员的营生,天天轮轴转,衡阳、永州、邵阳、娄底、湘潭以及广西、江西、贵州等地,我们都去过,每年演出五六十场。”谈起当年盛况,龚日升嘴角露出了笑容。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娱乐活动多样化,木偶戏受到冲击,有时一个月才能接到一场演出邀请,但龚日升仍坚守在舞台上。80岁那年,他在表演途中遇到车祸,手、背、眼受伤,身上7处骨折。
此后,龚日升开始整理邵东木偶资料,培养传承人。
目前,龚日升带领的“清武班”保存木偶头像50余尊、服装70多件、头盔50多顶、各类乐器30余件、线装刊印和手抄剧本50多册。其中,23尊杖头木偶雕工精细、造型生动,经邵阳市文物专家鉴定,系清代中叶雕刻工艺。龚日升保存的全套木偶戏行头和线装古版木偶戏唱本等,也都具有极高保护与研究价值。
龚日升还培养了十几位爱好木偶戏的青年人。他培养的女弟子肖梅香于2008年11月参加文化部在江苏苏州举办的中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演出邵东木偶现代花鼓小戏《豆腐佬、豆腐婆》,获得“银穗奖”。
2008年12月,邵东木偶戏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在龚日升倡导下,邵东黑田铺镇和火厂坪镇两个木偶戏班整合在一起,取名“邵东木偶戏”。此后每年农闲时节,龚日升带领这支队伍,把戏送到乡村院落。
2010年,龚日升被评为“邵东木偶戏”省级传承人。
“木偶戏就是我的命,我将努力把它传承下去。”龚日升神情严肃地表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祖华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