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彬:用镜头去观察和思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辉 熊龙英 编辑:李丽 2018-04-12 09:36:03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曹辉 通讯员 熊龙英

  “我想用影像的方式反映现代化机械工艺的冲击下,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在传承和保护等方面面临的严峻考验。”近日,第18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评选结果揭晓,湖南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彬凭借记录视频《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文化影像志》获得多媒体类金奖。

  14岁开始接触摄影,20岁在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大奖中崭露头角,如今35岁的王彬已是省内外知名的摄影人,其作品获得第23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银奖、边城全球摄影擂台赛钻石收藏奖、2017IPPA手机摄影大赛优异奖、湖南省摄影事业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而作为一名摄影专业教师,他先后指导学生百余幅作品在各类摄影展览中入选并获奖。

  “梳理、创造、平静、专注,这是我所有想法付诸行动的原则。”右肩扛个三脚架,左肩挎个相机包,带着学生到处奔走拍摄,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累了就在工作室躺一会,这已经成为王彬生活中的常态。尤其是外出采风的时候,摄影器材的打包和行李托运便成了头等大事。凤凰、张家界、福建云水谣、厦门鼓浪屿、川西藏区……谈到自己这些年在摄影界的“闯荡”,王彬认为摄影让自己对生活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我喜欢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摄影教我如何在奋斗中去享受生活,也使我收获了很多。”

  “镜头就是我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这种思考不止是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更应该是对文化的一种留存和记录。”从刚刚拿起相机时单纯的对美的追寻,到更多地思考每一段记录背后的文化意义,王彬对摄影的理解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

  “我喜欢神秘的湘西地区,每年至少3至5次到湘西地区拍摄。我对那里的所有都感兴趣,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慢慢的,这些兴趣点也就成了我镜头下的一个个小故事。”获得多媒体类金奖的作品《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文化影像志》拍摄于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主要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苗族银饰锻造的技艺、流程,以影像的方式表达了传统手工艺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德榜村是苗族聚居地,也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这里多数人家世代以打银为生。

  “从2012年第一次到德榜村,对银饰文化的憧憬和‘银匠村’面临的传承问题的思考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一年一年过去了,随着一次次的造访,德榜村的银匠世家已经在他的镜头里、心里回放了无数次。“拍摄的题材就如同一块银子一样,必须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和很多重淬炼。”终于,到2016年底的时候,王彬感觉到自己找到了表达这一题材的方式,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到德榜村进行了3次拍摄,直到2017年4月才结束整个拍摄行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同时用图片和视频两种拍摄手法对同一个题材进行记录,图片主要展示的是苗银作为婚嫁饰品的美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而视频讲述更多的是苗银锻造工艺及其传承困境。”同题材的图片作品《苗族银饰》,在2017年6月获得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人物服饰类记录奖。

  “举起镜头行走在路上,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一直在这块天地里走下去、奋斗下去,用我的影像去留存更多的文化印记。”王彬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辉 熊龙英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