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理论界的鲁迅,我一直就是这么个看法!”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是李达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达,字永锡,号鹤鸣,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人,1890年10月2日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并两次赴日本学习,在那里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撰写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欧洲工人运动的文章。
1920年夏,李达从日本回国。8月,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共同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联系各地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他主编了《共产党》理论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党”的旗帜,为中国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准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都把它列为必读教材。当时,毛泽东赞扬它“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作为上海发起组的代理书记,李达承担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组织、文件起草和会务工作。代表住处、上海望志路106号会址以及转移到嘉兴南湖画舫继续开会的临时决定,都是他与夫人王会悟安排的。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成员,负责宣传方面的工作。建党初期,他主持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积极开辟和扩大党的理论宣传阵地,进一步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1921年9月,中央局决定创办党的第一个地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李达任主编。编辑出版了《马克思全书》3种、《列宁全书》5种、其他共产主义丛书15种,对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加强初创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启发群众觉悟起了重要作用。
1923年秋,李达一心想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加上不满意陈独秀的家长制做法和国共采取的“党内合作”方式,他在组织上离开了党,却不改初衷,继续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著述,翻译了《资本论》《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经典著作。1932年8月,李达去北平大学、中国大学等高校任教,被称为“红色教授”。在此期间,李达虽身在党组织之外,思想上仍坚信共产主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笔耕不辍,他的著作成为毛泽东和其他许多革命者学习研究哲学的重要书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称赞他是“真正的人”。
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在广西、重庆、广东等地任教,曾回零陵老家避难4年,虽家境困窘,妻离子散,但始终不向恶势力低头。1949年,李达利用他的声望参加并策动湖南和平起义。在中共华南分局安排下,他离开长沙绕道香港,于5月14日抵达北平,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们的热烈欢迎。
1949年12月,经党中央、毛泽东批准,由刘少奇介绍,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献身于新中国的教育科学事业,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的校长、一级教授,以及中国哲学会第一任会长等职务。
1958年,李达曾同毛泽东就主观能动性问题发生争论,直言批评大跃进中的唯心论,对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左”的政治批判采取沉默态度,不同意林彪的“顶峰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错误批斗,开除党籍,失去搞理论研究的权利。由于林彪、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他于1968年8月24日含冤去世。1980年,中央书记处批准为李达平反昭雪,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执笔:省委党史研究室 李晓菲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整理)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