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线上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排除管线运行隐患是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运营中心队员们的日常工作。图为近日,该中心巡查二队队长易建伟对浏阳河管桥伸缩节限位螺杆进行调整。长沙晚报通讯员 罗常摄
长沙晚报记者 匡春林
在从浏阳至长沙98公里的绵延山路里,株树桥水库优质水通过引水输水管线,源源不断输往长沙,成为长沙供水的“第二水源”。
7年来,坚守在茫茫大山深处,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运营中心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39人团队,在2700余个日夜里,用双脚丈量98公里“水源生命线”,日夜守护这条长沙“第二水源”的安全。从2010年通水至今,引水工程输水管线已累计向长沙输送原水8.05亿立方米。
98公里的输水管线上,翻山越岭途经12个乡镇(街道),分布着102个排气井、118个排气阀、44个排泥阀、14个伸缩节、19个检修井等设备。多年来,无论寒暑,中心队员们都要来回在这条漫长的管线上巡查,精心守护每台设备,及时排除管线运行隐患。
“有的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有的每个月检查一次,有的每周检查两次,埋管沿线及调水调压设备天天都要检测、查勘,出不得丝毫差错。”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技术运营中心主任苏利民介绍,每年的4月和11月,中心更是全员出动,开始例行两次的全线徒步巡查。戴上手套、安全帽,背上10余公斤重的工具箱,他们“全副武装”一路翻山越岭,只为守护那一泓“生命源泉”。
在这支“护水队”的日志里,少不了惊心动魄的“抢修日记”:2015年4月13日深夜,中控室发现三一大道与漓湘路交会处水压显示异常,“护水队”歇人不歇机,分两班倒持续奋战57天,在阴暗潮湿的管道内坚守了1368个小时,成功封堵2公里内10余处渗漏点;2015年11月,输水管线黄花金塘段、关口云岭段两处渗漏,中心员工经过10个日夜的坚守,最终比预定计划提前22小时完成抢修恢复通水。
与时间赛跑,他们永远将管线安全放在首位。去年6月,长沙地区遭遇强降雨,输水管道沿线设备设施及过塘、过坝等重点部位,均面临暴雨冲刷的危险。中心员工连日奋战,成功解除黄花镇骨干山塘堤坝裂缝险情、经九路与输水管线交叉施工处洪水冲刷输水管线险情。今年1月,长沙地区遭遇雨雪冰冻天气,中心积极启动防冻保温应急响应,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深夜,彻夜不眠,顺利恢复长沙市第五自来水厂原水输送。
【团队荣誉】
曾荣获2014年、2015年、2016年长沙水业集团旺季供水劳动竞赛先进单位,2017年引水公司先进部室。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匡春林
编辑:马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