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折翼天使”走向新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勇 编辑:高芹 2018-06-04 09:37:4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肖胜鸿 周继松

  “走——再走——加油!”6月2日,在新化县儿童福利院里,康复医师孙柏华看到孤残儿童新福敏终于能够踉跄着迈开腿,激动得眼噙热泪,记忆瞬间回到3年前。

  那时,新福敏被新化县公安民警送到福利院,出生时间大概不到1个月,她嘴角吐着白沫,身体瑟瑟发抖,通过体检发现体重只有1.9千克,患有唐氏综合征、先心病。后来,为了帮助她康复,福利院送她到省城长沙的医院治疗,花费了5万多元,但她依然不会走路,不会吃饭,口腔没有咀嚼功能。

  “不能放弃,用康复训练成就孩子!”新化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刘小玲下定决心。他们压缩行政开支,购置了PT治疗床等专业康复设备,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特点,科学制定康复规划,按摩师每天帮新福敏按摩、矫正,3年从不间断。于是,新福敏才有了能走路、会吃饭的进步,开始走向新生。

  这些变化的基础来自于新化县儿童福利院良好的康复功能。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原有的县儿童福利院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住房狭窄,设施简陋陈旧,几年前,县委、县政府划拨30亩土地建设新的儿童福利院,省、市民政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工程不到一年时间竣工,一个具有国家标准,集生活、学习、康复、娱乐、餐饮等功能的崭新福利机构拔地而起,改善了当地特殊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孩子们或肢残,或智障,康复和特教缺一不可!”刘小玲告诉我们,经过特教后,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为此,县教育部门调剂了编制,福利院招聘了12名特教专业老师,购买特教设备,为孩子们制定各不相同的教学方案。

  特教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律动课、美术课、手工课、数学课等,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通过两至三年的特教,其中一些孩子就送到了普通学校去上学。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院已有17名孩子走进了正常学校,与普通孩子同学习同娱乐,有的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新化县儿童福利院的“妈妈”们经常带孩子们到游乐场、风光带游玩,到超市购物,到自己家里吃饭、住宿,到亲戚家去串门,既让他们适应社会,也让他们形成家庭概念,知道叔叔婶婶表哥表姐这种人物关系,知道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对逐渐长大的孩子,开展青春期教育,分设了男女宿舍区。

  福利院的孩子终究会长大,也终究要走向社会。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妈妈”们教他们做手工。穿针、引线、串珠、造型……每一个动作,手把手教几十遍,甚至几百遍,有的严重残疾的孩子,光穿一颗珠子,都要花几分钟时间,但就是这样,也一针一线地做出了精美的芭比娃娃。

  刘小玲院长告诉我们,在去年开展的工艺品慈善义卖会上,爱心人士几乎不敢相信这些惟妙惟肖的工艺品出自病残孩子们之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义卖筹集到14万元善款。后来福利院用这些钱为听障孤儿刘子晗做了人工耳蜗。从此,刘子晗的世界有了丰富的声音。这样的活动,让福利院的孩子懂得了劳动的价值。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勇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