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状元”团队是“00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龚颖 胡雅柔 编辑:向宏鑫 2018-06-23 09:27:1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龚颖 胡雅柔

  日前,从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传来捷报,该校工程测量代表队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中职组工程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这是我省首次在此项目摘得全国桂冠。

  从全国10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支“状元”团队究竟有多酷?

  平均年龄不足18岁,历经“魔鬼”训练

  眼前的4个大男孩,平均年龄不足18岁,脸上和胳膊皮肤黝黑。

  他们是刚刚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中职组工程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的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工程测量代表队成员。

  工程测量队的训练和比拼,与其他项目有些不一样,作业都在户外。训练中,团队成员每天都得背着一二十公斤重的测量器材,负重跑步10余公里,脚上水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最后,留在脚板的是厚厚的茧。保持动作,反复瞄准,精确到毫米;裸露在外的皮肤晒红了脱皮,脱皮后继续晒,最长的一天,11个小时暴晒在外,粒米未进……

  极端恶劣天气训练、高强度体能训练、突发情况心理素质训练等等,都是备战期间4个大男孩的家常便饭。

  然而训练之初,成绩并不理想。在国家队选拔预赛中,他们在省级6个队中排名第5,这意味着入选国赛资格都有可能泡汤。针对理论考核严重拖后腿的现实情况,指导老师赵远航立即与校方连夜调整战术,除了题海冲刺,队员还注重从做题到讲题的训练。

  “不仅要会做题,而且老师还要求队员轮流当小老师,把解题思路说出来。”队长陈勇告诉记者。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魔鬼”集训,团队创造了奇迹,理论成绩最差的队员,从预赛时54分飞跃到总决赛时100分。

  “匠人”不仅是一种体力劳动者,更实践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做到100%才是工匠精神,差0.01也不行。” 赵远航认为,技能大赛中,精度比速度更重要,因此训练中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精益求精,包括现场记录的每一个数字和卷面的工整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00后”团队如愿参加了国赛总决赛,在总决赛中突遇下雨,他们表现出超乎年龄的从容和精湛技艺,首次征战便一举拿下全国中职组工程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这是该校自1973年建校以来,首次问鼎国家级技能大赛。

  培养能工巧匠,他们有“独门秘籍”

  在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预制构件生产实训车间,记者见到了以教师本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周伟生创新工作室。

  作为建筑学科带头人,周伟生介绍,这间宽敞的车间,是学校建筑实习实训七大场馆之一,为学生们充分掌握预制构件识图、模具拼装、钢筋加工和绑扎等提供了1∶1的实操条件。

  “去年12月,学校同时成立了‘周伟生创新工作室’和‘罗建湘创新工作室’, 创建名师工作室,是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创新举措。”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贺辉告诉记者。

  在校园,“第二课堂”同样深受学生们的喜欢,“第二课堂”是针对各种赛项学校选拔和训练人才的课外“练功房”,工程测量队队长陈勇和团队成员就是从这里被学校选拔出来的。

  “听说有同学荣获国赛一等奖,这下来上课的学生该要‘抢号’了。”教务处主任岳曙笑着说,为了保证课堂质量,“第二课堂”对上课人数作了规定,一般按10人左右的小班上课,而上课的老师来头也不小。

  据了解,学校的老师大多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而且,依托中国水电八局企业办学优势,学校采取“实习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企业委培”“预备制员工”“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为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培育多种实用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学校还不断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目前已与3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龚颖 胡雅柔

编辑:向宏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