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院校和专业时,网上的排行榜不要盲目照搬
今年湖南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哪些高招政策趋势和变化值得去关注和把握? 6月25日上午,长沙理工大学举行2018年校园开放日暨第二届“名校面对面”高招咨询活动。现场邀请了部分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向600余名高三毕业生及家长进行“如何谋划好前途?——好志愿,好专业,好就业”的讲座,分享志愿填报技巧。
■记者 陈舒仪 黄京
变化1
大类招生成高招主趋势
活动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35所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现场招生咨询活动。记者了解到,今年绝大多数高校均实行大类招生。“很多同学对大学的专业缺乏了解,填报志愿时存在较大盲目性。”长沙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方文彬表示,自今年起,该校新增道路桥梁与工程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专业,同时对17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培养。
他认为,大类招生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同学克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获得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结合大类培养以及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方文彬介绍,学生进入大学前一两年,可深入了解各专业特色,并明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潜力,进一步结合兴趣和能力,以及今后职业规划可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共有大一下期和大二上期两次转专业的机会,“转出无门槛,转入将进行相应考核。”
方文彬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简章,了解每个招生大类包含哪些专业。“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各校大类分流的时间及方式。”
变化2
艺考招录大调整
今年,平行志愿将成为我省本科提前批次艺考录取投档模式,这是艺考招录政策一个最大调整。对此,湖南启善尚行生涯规划研究中心首席高考研究专家欧阳文邦分析,艺考生在本科提前批次的选择明显增多了,由以往的两个学校志愿到今年最多可以填报11个学校志愿。但对于文化和专业不能分别达到我省划定的二本控制线(双过线)的考生,在本科提前批依然只能在非平行组填报两所学校,而非平行组院校在“双过线”考生的哄抬之下,大概率会有走高的倾向。他表示,没有“双过线”的考生,既填报不了本科提前批平行组院校,填报非平行组院校也没有什么优势。
欧阳文邦分析,实际上,外省院校纳入平行组的并不多,以文科美术为例,省外院校只有北京工商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11所学校承认湖南省的统一投档规则,所以,对于艺术类考生和家长来说,本科提前批第一个非平行组院校的选择尤其关键。
变化3
“双一流”高校投档线或将发生变化
去年9月,国家发布“双一流”大学名单。在欧阳文邦看来,“双一流”大学名单的发布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院校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分量将会随着“双一流”大学名单的发布而有所调整,有关院校的投档线水平随之或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欧阳文邦还指出,“双一流”大学名单发布以后,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部由本科二批调整为本科一批录取,并影响和改变着今年的投档线分布。
变化4
四所高校调至本科一批录取
从今年起,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4所高校调整为本科一批录取。“根据2018年四所学校的招生数据,一本文科和理科招生计划的增量可能会达到11000多人。”欧阳文邦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如果不懂得调整批次对相关院校投档线的影响,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考生和家长可能填不好2018年的高考志愿。特别是对于今年一本线上0-30分左右的考生,更要密切关注这个变化,千万不能以自己的分数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往年投档线之间的‘线差’作为能否上线的标准。”
他还建议在填平行志愿时,考生要将志愿保底工作做得更扎实,比如,十个平行志愿中最后的8、9、10 三个学校一定要牢牢地保住底。“应结合高考分数,选择专业、学校应契合考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特长、个人理想、职业规划、学业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家长要全面了解院校层次、专业知识、行业特点、政策变化。”
相关新闻
选择院校和专业时
网上各种排行榜可信么?
本报6月25日讯 高招期间,各种五花八门的排行榜纷至沓来,该不该信?对此,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大学排行榜一般是由非官方机构来运作的,既有院校综合排名,又有学科排名、师资排名等,目前国内影响力比较大的民间高校排名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武书连版以及中国校友会版等。“这些排名对考生了解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不能盲目照搬,宜综合考虑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各种办学情况通报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去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其结果比较客观,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
另外,在高校“双一流”时代,以前“211”和“985”的院校名单,填报志愿时仍可作为参考,因为这些高校在政策、资源、资金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本上都是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办学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的高校。
■记者 刘镇东 黄京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陈舒仪 黄京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