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持续热销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98%
湖南日报6月25日讯(记者 刘永涛)金融机构“资管新规”落地以来,保本理财逐步退出,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6月15日-6月21日)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47款,其中股份制银行发行量最大,为32款。这47款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12%,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98%。
结构性存款又叫收益增值产品,是将利率、汇率等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通常为“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组合。据央行统计,截至5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9.26万亿元,同比增长53.9%。
长沙多位银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存款增速持续放缓已成为常态,在上浮大额存单利率之外,结构性存款增长尤为明显,已经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性产品。“资管新规”堵住了银行发行保本理财的途径,结构性存款的“保本”属性使其成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受到客户青睐。
理财专家提醒,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背景下,普通市民进行银行理财谨慎为宜,应优先选择风控能力较强的产品发行方。一般银行自主发行的风险相对较小,而通过信托、资管发行或者第三方平台代销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配置了相应投研团队的机构风控能力较强,发行的产品相对也较有竞争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永涛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