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7月15日电 题:互联网时代的“民情快递员”:解决居民服务“末梢堵塞”难题
作者 付敬懿
“暑假到了,要多注意街道里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发现了可以告诉我,或者微信群里喊一声。”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每天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的黄太天逢人便要叮嘱两句。
45岁的摩的司机黄太天在东湖街道居住了30多年。如今,他还有个“快递员”身份:和街道众多民情快递员一起收集居民诉求。
黄太天说,不管是清理楼道垃圾这种小事情,还是“浏阳河九道湾文旅产业带建设”等大规划,只要居民“金点子”合理,大多数都能得到重视。
将三口破败的千年古井打造成居民的乡愁特色文化街、餐馆因卫生清洁不到位被要求自行整改……随意翻开黄太天的民情记事本,居民的提议被逐一采纳。
以热心公益的居民代表发挥土生土长“当地人”的优势,深入街巷获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在中国各地其实早已涌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借助新媒体搭建的“零距离”沟通模式正成为居民自治的新舞台。
“夕乐苑养老中心位子不够建议增加,设备老旧损坏应该及时修理,建议中午为孤寡老人提供营养午餐。”长沙岳麓区咸嘉湖街道65岁的退休职工吴益民,通过“智慧岳麓”APP反映上述问题后,随时可查看问题办理进度,并进行评价。
“这其实是时代技术的改变带来的趋势,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有更灵活的方式。”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海松说,自古有文化、有德望的“乡贤”就是乡村管理中极重要的一股力量,民情快递员是一种延伸。
“现在网络发达了,微信群也是我们传递信息的渠道。”71岁的钱月巧也是一名民情快递员。她说,街道有食品安全群、网吧业主群、美丽公益联盟等120个微信群,延伸到了千家万户。
互联网时代,深植民间的“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有望破解居民服务“末梢堵塞”等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敬懿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