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湖南攸县:“门前三小”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来源:人民网 作者:侯琳良 编辑:徐丹 2018-07-23 09:48:07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民网长沙7月23日电(记者 侯琳良)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怎样找准乡村文化振兴的突破口,培育文明乡风?今年以来,湖南省攸县实施“门前三小”工程,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起了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门前三小”,一改过去以村为单位建设文化综合服务点的做法,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前”,真正打通了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人们只需要步行10分钟以内,就可以跳起广场舞,或者捧起一本书,或者听到一堂授课。

  “门前三小”受到人们热情追捧,有评价说小广场跳出大健康,小书屋读出大天地,小讲堂讲出大道理。为什么要建“门前三小”,怎么建?记者赶赴湖南攸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位退休教授返乡种文化引发的“星星之火”

  暑假到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屋场的村民,不再发愁不用上学的孩子又会跑到哪里闯出啥祸来——这样的担心,一到寒暑假,广大农村地区的家长都有过。因为家门口的高桥书屋,一到节假日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

  书架上整整齐齐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本,以儿童读本居多。一张长长的阅读桌,围坐着十多位聚精会神读书的孩子们。“这间主要是儿童阅览室,他们都是家住附近,有的走路过来,有的让父亲骑着摩托车送过来的,这里成为了他们暑假乡野戏耍之外的又一个好选择。” 书屋管理员张玉英说。

  书屋的创办者是湖南科技大学退休返乡的夏昭炎教授。九年前,74岁的他从位于湖南湘潭市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之后,返乡定居。回到谭家垅村,夏老发现老家一栋栋小洋房建起来了,一条条水泥路修起来了,但是乡亲们的文化生活却很贫瘠。于是他和妻子杨莲金,决心建起一家书屋,让书香丰富乡亲们的心灵。

  2009年,夏昭炎夫妇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了六间被闲置的老屋稍作修葺,把家里的藏书搬进去,供周围乡亲们阅读。同时,夏老还开设了百姓课堂,每个月农历初三、十六日讲授优秀传统文化。暑假等长假期间,夏老专门举办少儿假期学校,开展读书、文体、智力游乐等活动。

  夏昭炎夫妇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书屋前的水泥坪,就是他们的“乡间舞台”。就这样,简陋的高桥书屋,成为了当地一个凝聚人气的文化活动中心。夏教授返乡不种稻田种文化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开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这样一个先进的点,为何不能成为一个面呢?”夏教授的实践启迪着攸县县委县政府,乡村文化不是没有生长的土壤,而是大有可为,应当把高桥书屋的经验向全县推广。于是,攸县“门前三小”应运而生。

  打通基层文化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文化活动场地都设在村部。近年来由于合并村,有的村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村民甚至需要走40多分钟路程才能赶过来,极其不便。“来的路远了点,看的书杂了点……”一村一书屋、一村一广场等做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分别不少于20平方米,步行路程不超过10分钟……只要符合上面几个条件,即可申报“门前三小”。“只要老百姓提出申请,联合验收达标,我们就把服务送到位。”攸县文体广新局局长文志辉说,每个阵地除配送音响、篮球架、健身路径、书籍、书架和课桌椅等硬件外,还送党课、送电影、送培训、送戏曲、送义诊、送科技、送法制等,“群众需要什么,点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2017年底,号召和申报通知发出之后,短短一个星期,攸县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就收到了170多份申请,最多的一天收到了30多份。目前,攸县已经建成“门前三小”阵地200个,计划到2020年达到600个以上。

  阵地的场地从哪来?据介绍,攸县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家族祠堂、祖屋、闲置民房、旧村部、老学校等场所建设“三小”,县里不作指令性安排,只提标准,以奖代拨。同时,全县里不搞齐步走,灵活机动地推进“三小”,条件不成熟、不充分的可先期搞“一小”或“二小”。

  建好阵地更要用好阵地,用好阵地关键在人。选好人、用好人,“门前三小”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越是党员干部带头,小书屋就越火爆,小广场就热闹,小课堂就越满档。”攸县县委宣传部介绍,推进过程中发现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影响力、号召力,由他们担任阵地管理志愿者,会事半功倍。因此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动各村党支部注重发掘推出这样的“本土乡贤”来负责。

  在小广场开上了“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在小讲堂办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重要宣讲;身边的党员带头讲党课,带头推文体活动,带头搞读书会,带头参与志愿管理……在实践中,“门前三小”成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基层“党建+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一次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

  一棵亭亭如盖的古老樟树下,黄昏时分,周围的村民都会聚在一起,跳起舞来。不远处,一个村民房屋改建的书屋,来看书的老人和小孩络绎不绝。在一间讲堂里,时不时会请来领导、能人、老党员授课。这里是菜花坪镇菜塘村弄塘“门前三小”。

  600多平方米的硬化广场,是王家场组村民自发筹措20万元建成;村民刘卫东把自己家的西侧房屋贡献出来,做成图书室,可容纳20人读书;一个垃圾坑,村民自发把它改建成一个观赏池塘……这里是网岭镇宏大村王家场组“门前三小”。

  “每个点都由群众自愿自发建成,这样老百姓可能会更加珍惜,更加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攸县县委主要领导说,这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而是一次自下而上的主动扩张,把主动权交给群众,县里在允许百花争艳、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只是相对统一风格。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选址、筑坪、选人、定屋,都交给百姓自己来做。一些平时斤斤计较的村民都表示愿意无偿提供闲置房屋和地坪,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村民热情,令人欣喜:新市何岭村谢家场组村民愿意自费将原有老旧杂屋拆除新建“小讲堂”“小书屋”。桃水盘塘村高塘组村民愿意让出当地松山道观几间房屋用于“小书屋“、”小讲堂”建设;渌田镇陂垅村下屋组村民愿意腾出当地宗祠几间房屋用于“小讲堂”和“小书屋”,并愿意在祠堂里设立“非遗展示室”……

  “干群距离拉近了,村民爱乡爱党的热情增加了,党的向心力上来了。 ”石羊塘镇党委书记过石基说,走进村里会发现,有了“门前三小”,村民 打牌的少了,打球的多了,进饭馆的少了,进书屋的多了,邻里矛盾的少了,互敬互助的多了,乡村风气焕然一新了。

  “‘门前三小’不是县委政府的发明创造,它就是老百姓的一种生动实践,只不过我们借用了,提炼了,复制了,推广了。”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喜兰总结说,这是一场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生动实践,乡村文化振兴,不但政府要去“送”,更需要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自己去“种”。

来源:人民网

作者:侯琳良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