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奉献的青春最美丽,实干的人生最精彩。
火热的军营,正成为有志于携笔从戎大学生的理想热土。从多彩校园到绿色军营,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收获了怎样的精彩?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湖南日报推出“大学毕业当兵去”专栏,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大学生军人的心灵之声,感受青春在军营的绚丽绽放。
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施泉江 通讯员 韩雪 陈建中
自信、率真、充满活力……“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初见益阳军分区大学生士兵夏彧,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阳光气息。
2017年7月,刚从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毕业的夏彧,做出一个令家人和同学都意想不到的决定:携笔从戎,到火热的绿色军营中砥砺人生!
军营的生活充满荆棘与挑战。回忆起新兵训练营的生活,夏彧露出一丝羞涩:“部队先拉到高原城市昆明进行3个月的高强度集训,让我最忐忑、印象最深刻的是3公里限时跑。”
那时的夏彧体型微胖,早上5时起床整理内务,6时进行操课,严格紧张的队列训练和战术训练让他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与挑战。9月的昆明依旧烈日灼灼,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让夏彧一度怀疑自己的初衷和选择。
一天夜里,同寝室的战友在被窝偷偷哭泣,恰好被指导员发现。夏彧本想着这会受到批评,指导员却说:“大家是新兵,离开父母选择军营,有一定的情绪波动实属正常,相信部队的生活会让你提升自己!”指导员的一番话不仅让室友的情绪平复了下来,也让夏彧坚定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指导员给予思想上鼓励,班长给予动作上的示范与辅导,战友们的助威与陪练,让夏彧在一遍遍重复中不断成熟、规范和超越,顺利完成新兵训练。3个月的新兵训练营生活,使夏彧的体重从160斤瘦到140斤,3公里限时跑也从最开始的不及格进入到优秀之列,理论、队列等考核科目样样都很优异,还获得了新兵营优秀个人嘉奖。
“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我总想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为部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翻着自己写过的新闻稿件,夏彧欣慰地对记者说。
军分区的战士编制极少,个个都是宝贝,如今的夏彧很快成为军分区的多面手,不仅负责通讯技术保障,担负师团两级强军网建设,还是军分区的新闻报道骨干。同时,还要负责文印室、勤务队的许多管理和保障工作,军分区首长都夸他是信息尖兵、“万金油”。
在刚刚结束的省军区一次重大演习活动中,他一人不仅要搞好通信保障,还要负责文电收发管理,稍有空闲,还要指挥民兵搞好公差勤务,帮助其他战友监管维护军分区的所有监控设备。
夏彧表示,自己在读书期间有点懒散,毕业后略显迷茫。当兵入伍的他感受到了自身明显的变化,不仅自身纪律性得到加强,培养了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更使自己在成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路上不断前行。身为家中独生子的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更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懂得分享,学会合作更是填补了他曾经的不足。
如今,夏彧凭借踏实的态度、过硬的本领成为益阳军分区年轻队伍中的佼佼者之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小雷 施泉江 韩雪 陈建中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