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炎陵县脱贫记:绿色路上迈大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戴鹏 张和生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2018-08-10 11:20:45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戴鹏 通讯员 张和生

  8月的炎陵,处处生机勃勃。经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炎陵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群众认可度高于90%,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近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炎陵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8月8日,记者到炎陵采访,该县县委负责人介绍,炎陵脱贫主要靠打生态牌,发展绿色产业。炎陵摘帽后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打造“一带八基地”

  8月8日上午,在炎陵县春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公司负责人刘迪文忙着对刚采摘的黄桃进行挑选、打包,准备发往各地。

  “今年不到一个月,就已卖了100万公斤。炎陵人种桃‘翻了身’,黄桃是我们的‘脱贫果’‘致富果’。”刘迪文说。

  炎陵县地处井冈山西麓,是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属国家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因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2014年,全县农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64户26761人,贫困发生率达16.57%。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炎陵县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做足“生态”文章。经过调查论证,该县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打造“一带八基地”,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酃县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为此,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产业。

  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对“一带八基地”建设进行扶持。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及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奖励特色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缺技术、缺经验的问题,县人社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先后培训1.4万多人。

  至去年底,炎陵县“一带八基地”已发展包括黄桃在内的特色水果6.6万亩、酃县白鹅150万羽、笋竹林34.6万亩等,带动6096户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

  出台系列奖补政策,让山更绿水更清

  走进炎陵县神农谷,游客成群结队,餐厅被挤得水泄不通,民宿一房难求……

  “依靠这一方山水,我的‘年薪’过了万元,我们家早已脱了贫,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咧。”神农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苏堂华高兴地对记者说。

  炎陵县生态良好,在其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10万亩,有“亚洲第一氧吧”神农谷——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3万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55%,居全省首位。全县11个乡镇(场)全部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并已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

  为推动生态脱贫,炎陵县开发了一大批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群众就业,帮助他们增收。

  去年,按照“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要求,炎陵县选聘了一批护林员,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增加护林员家庭收入。

  同时,炎陵县确定了“短期靠造林劳务收入、中期靠管护劳务收入、长期靠资产收益”,开辟绿水青山致富的路径。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包括造林每亩奖补400元,油茶垦复每亩奖补300元,南竹低改每亩奖补200元,森林抚育每亩奖补150元等。对贫困户承包的省级以上公益林,县财政在原有每亩补偿14.5元的基础上,每亩追加补偿40%。

  奖补政策激发了农户积极性。每年春季,山山岭岭银锄飞舞,处处涌现造林热潮。去年,炎陵县造林、山林抚育、油茶垦复、南竹垦复面积达3.3万亩,涉及贫困户2379户,发放奖补金545万元。

  此外,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以土地、山林、水面等作价入股,与企业、合作社等结成利益共同体,享受分红。

  生态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使炎陵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脱贫致富的农户们脸上笑容更多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戴鹏 张和生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