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8月29日电(记者 周勉)夏秋交替的八九月间,是地处湘西的怀化市辰溪县收获稻花鱼的时节,青山秀水中,这里稻田养鱼的传统已延续千年。过去,它是满足当地人味蕾的一道时令美味,现在,稻花鱼有了自己的扶贫“新任务”。
每年水稻插秧时,农人会投下一批当地原生品种“健鲤”的鱼苗,由着它自然生长。等稻子黄了,鱼儿吃下飘落的稻花后,便可起鱼。健鲤一般长到三两,最多半斤,鲜鱼可煮汤、生煎或干烧。吃不完的,加盐和料酒腌制两个钟头后再蒸半小时,最后用木炭和米糠烘烤,制成可存放一年的鱼干。
长田湾乡方家湾垸子60岁的贫困户方万伍用这样的方法养了、吃了一辈子稻花鱼,从没想到还能靠它挣钱。两年前的一天,村干部带来的“十几个开着车的城里人”,跟他商议后便跳入田里捉起鱼来。那天,城里人捉了200斤鱼,老方得了5000元现金。前几天,为了方便客人捉鱼,老方提前在田里开了沟,还做了栅栏,把馋鱼的鸭子拦在田边。这一次,捉走的400多斤鱼给老方带来了8000多元收入。
同乡的张忠愿在前年成立了合作社,吸纳一百多户贫困家庭参与。游客们捉不完的鱼可以按每斤18元的保底价全部交给他,一部分供应给定点餐馆,一部分送往水产市场,剩下的按古法制成鱼干。“四斤鲜鱼出一斤鱼干,去年我们以每斤128元的价格在网上卖了5000斤鱼干。”张忠愿说,他们还通过电商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出1.6万斤稻鱼米。
今年2月,辰溪稻花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辰溪人知道,这鱼之所以能“担负”扶贫重任,在于保持了千年的原生态养殖方式和独特的养殖环境。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世聪介绍,为此,全县不仅划定了五个高山瑶乡核心养殖区,还制定了专门的养殖技术规范。
“一亩田的鲜鱼产量不能超过80斤。”田湾镇选场村贫困户张茂根说,村里禁止大家投饲料和其他鱼苗,更不许往田里打农药。“哪个要是违反了,不仅要被罚款,还会被取消卖鱼和接待游客的资格。”张茂根说。
辰溪县在全部8万亩稻花鱼稻田中,创建了66个百亩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其中有51个位于贫困村,带动近3万贫困人口受益。“稻花鱼的规模不会一味扩张,但产业链却可以延长。”辰溪县委书记杨一中介绍,“除了扶持电商和加工,‘捉稻花鱼、吃农家饭、看田园景’的乡村旅游模式才是辰溪稻花鱼的核心价值。”
2017年,第一届稻花鱼文化节吸引了15万人来辰溪旅游,今年节日期间,光田湾镇就接待了6万人。看到捉鱼的游客在田里玩得不亦乐乎,张茂根和乡亲们知道,这条鱼一定能带着大家“游向”脱贫致富的新生活。
来源:新华社
作者:周勉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