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警方捣毁特大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
本报9月6日讯 涉及10余省份,仅一年多时间,犯罪团伙抓住受害人不敢报案的心理,疯狂作案2000余起,诈骗金额600多万元。今天,记者从衡南县公安局获悉,该局一举捣毁一个盘踞在衡阳市及周边县市的特大“微信招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追回赃款100多万元。
一封匿名举报信
今年2月3日,衡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在我市境内有一伙以刘某为首的打着‘微信招嫖’幌子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人数多,且呈产业化。”刑侦大队民警立即展开查证。通过几天走访调查,将涉案地锁定在衡阳市蒸湘区华新汽车站附近及明星花园小区内两处工作室,初步认定为诈骗“窝点”。
衡阳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牵头,衡南县公安局为主,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为防止该团伙春节后解散或转移阵地,责令专案组务必在春节前捣毁。
小年夜“闪电”出击
离春节不到10天时间,专案组兵分多路,日夜奋战。在不懈努力下,专案组获悉:该团伙准备于2月9日(农历小年)在华新某饭店组织年度会餐。专案组据此精心制定抓捕方案,迅速调集120余名警力。当天晚上8时许,民警如天降神兵般闪电出击,将包厢内聚餐人员全部抓获,涉嫌诈骗的10人被刑事拘留。
通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及审讯工作,警方逐渐掌握该团伙内部架构及人员组成,以及他们通过“微信招嫖”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该团伙成立于2017年年初,刘某(男,34岁,广东深圳人)为“老板”,团伙分若干小组,每组3-5人,主要采用网络虚拟号向湖南本地及外省群发微信招嫖信息,受害人上当后,便要求受害人以微信红包方式先支付嫖资,后再谎称支付失败,反复骗取受害人钱财。诈骗成功后,便将受害人拉入黑名单。初步查明,团伙自成立以来,已作案600余起,受害人遍布湖南及外省等10余省份,涉案金额200多万元。
深挖背后更庞大组织
首战告捷后,专案组抓紧时间梳理案情,判断该团伙背后还隐藏着更庞大的组织。专案组一面加大审讯力度,一面搜集固定证据,最终刘某交待:其与肖某亮(男,31岁,祁东县人)从2016年7月起,在祁东县开设诈骗工作室,由于“收入”很高,刘某于2017年在衡阳市先后新开设两处“工作室”。获悉后,市公安局指定衡南县公安局并案侦查。经查,祁东诈骗工作室从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以“微信招嫖”方式实施诈骗上千起,诈骗金额400余万元。但此时祁东诈骗团伙早已闻讯解散,纷纷逃匿不知去向,且重要证据已被销毁。
5月9日,在祁东警方大力配合下,在该县某出租房内将3名在逃人员抓获。随即,专案组奋战两个多月,辗转七省、行程达2万公里展开追缉。6月21日,民警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某小区内将肖某亮抓获,后辗转云南西双版纳,将肖某等4人在中缅边境抓获,其他15名犯罪嫌疑人也分别以投案自首或现场抓获等方式到案。
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团伙33名犯罪嫌疑人均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近日已被移送起诉。
■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梁青青 实习生 薛国清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智芳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