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9月3日,5位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支队的学生深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开启了为期4天的长沙中小学校本教材与校本课程发展调研。他们摒弃“唯分数至上”的观念,关注教育的本质和美好。几天下来,他们回收问卷1300余份,与多名老师交流,与数十位麓山学子对谈……在问卷整理中,这些清华学子力求找寻长沙校本教育的成功模式与推广路径,并将结合自身专业尝试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
缘起 找寻“长沙模式”
到长沙调研校本课程的想法来自于一次宿舍长谈。队长谢廷玉是个湖南伢子,他想起了自己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读高中时,老师在每周一的第7节课至第8节课开设校本课程,其中一门有关湖湘文化的课程让他很感兴趣:“那堂课老师讲得相当有趣,我第一次以身为一个湖南人感到自豪。不如我们调研一下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说不定会发现有意思的现象。”谢廷玉说。
某种意义上,在应试体制的压力下,校本课程是一块难得的自留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能在这里稍稍摆脱分数的指挥棒,将自己最真实的意愿和最真挚的情感倾注在这个舞台上。
最初,谢廷玉的想法很简单,调研长沙的校本课程或许可以找到某种“长沙模式”分享给众多有志于校本课程建设的学校。同时,可以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倾听他们最朴素又真实的想法,再通过问卷和采访将其传达出来。他的想法得到了伙伴们的赞同,就这样,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们组成了一支队伍,启程前往长沙。
调研 许多课程提升幸福感
这支调研队伍的学生各怀绝技:刘子正来自曲艺队,和他聊天的人无不感觉亲切投缘;朴林峰的视频剪辑术独步清华人文;周枢阁宣传技能满点;侯国庆擅长问卷设计,刘恒洋帮助拟定了采访问题清单……但是,调研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受访的老师大多是学校的“教学明星”,教学任务繁重,空闲时间十分有限且碎片化。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安排也非常紧,留给队员们发放问卷、现场访谈的时间相当有限,一个队员又必须负责几个班的问卷收发。
每一天队员们都在学校里四处奔波,不是寻找老师,就是处理问卷。一天下来队员们的微信步数普遍超过两万。到了晚上,整理录音、照片和视频,熬夜成了新常态。
在调研中,谢廷玉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何新华把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办公室让出来,用于调研支队的“前线指挥所”,还主动帮助调研支队联系沟通问卷发放和采访事宜。队员们发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覆盖了所有学生,初高中共开设近40门校本课,小学校本课保持在20门左右。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选课,老师在微信群汇总点到情况,全面实现走班教学……
队员们还发现大多数校本课程突出了趣味性,其中许多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面临高考焦虑的高中生尤其珍惜校本课程这一放飞自我的难得机会。即便在高考后,许多人对校本课上的经历也是记忆犹新,2018年毕业的一位同学一直记得,自己第一次玩3D打印时打出来的奇形怪状手机支架;还有一位同学在高考前的那一晚辗转难眠,却在想起了自己校本课上种过的蘑菇后安然入睡。
思考 回归教育的本真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压倒性的重心是学习知识。家长和全社会集中关注的也是孩子的分数。这样的教育思维看似给了学生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分数,但事实上,对单纯的分数的关注,压倒了对未来的独立思考和对个人爱好的追求。”谢廷玉举例说,许多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了高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他们在应试的压力下完全没有思考未来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这几位清华大学学霸的学习轨迹并不只有“分、分、分”。比如谢廷玉是高中班级的班长,据其班主任介绍,他博览群书,善于思考,综合能力很强,当年他同时获得了北京大学哲学暑期课堂的20分优惠和清华大学文科冬令营的30分优惠。
在调研接近尾声时,清华学子们用钱理群先生的话来表达此次活动的意义。“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别是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加可悲。”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就是“造梦”,在应试压力下给了孩子们一个可以“做梦”的环境,给予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创造的空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