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摔跤场边有个“专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倜 王亮 李贞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2018-09-09 08:56:4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周倜 王亮 李贞

  “快坐好,这个位置看得更清楚些!”9月7日,省运会青少年组摔跤比赛打响,从娄底双峰赶来的廖振华把家里几位老人全带到了衡阳市体育馆。廖振华15岁的儿子曹旷刚结束古典式摔跤男子乙组63公斤级首场比赛。

  “这个选手过肩摔做得漂亮!”廖振华点评得“头头是道”。可刚见面时,廖振华分明是向记者介绍自己是个“农村妇女”,专职务农持家。 “儿子是练摔跤的,我学点专业知识,平时也知道如何关心、帮助他。”廖振华告诉记者,3年前,儿子曹旷被娄底市体校选拔上,在市摔跤队练了一年后,就进入了省体校训练。

  儿子刚到省体校那会儿,廖振华每日思念儿子,渐渐地,她发现自己与儿子总是“聊不到一起去”。有点着急,儿子偶尔叫苦她无法理解,儿子电话里炫耀今天学会了什么,她也听得一头雾水。

  “不如学点摔跤知识吧!”1年半前,廖振华开始自学摔跤知识。摔跤计分规矩多、规则繁琐,级别项目覆盖面也广,古典式、自由式两个大项也有严格的区别。廖振华借助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听新闻”也能听出知识,她每天都边做家务边听体育频道滚动播出的各类资讯;她最先听明白的专业知识是“运动员饮食管理”,所以她此后每次去长沙都绝不带儿子出去吃。

  儿子渐渐有了外出比赛的机会,只要有空她就跟过去。她喜欢坐在看台上人多的区域,只要有看不懂的地方,她就跟身边陌生的运动员、教练“搭话”,充电补课。

  “古典式摔跤过肩摔算4分;一方领先8分比赛即可结束;比赛分为两阶段进行,上下各2分钟中间休息30秒……”一片热闹中,廖振华指着赛场,她的“专业讲解”把记者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我现在知道的可能都是青少年比赛规则,成年竞赛规则,自由式摔跤规则我还没来得及学习。”她补了一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倜 王亮 李贞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