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蒋施龙
“你家里有困难,我们会帮你,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9月6日,记者来到永州道县最偏远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采访两鬓斑白的杨隆军老师,他正在与一个学生促膝谈心。
“杨老师一开学就忙开了,除了上课、备课、管理学生,还要给学生作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校长蒋平生向记者介绍起杨隆军老师,“杨隆军是学校的顶梁柱,由于学校缺编严重,他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虽已年过半百,却毫无怨言。”
杨隆军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一生下来即被父母丢弃,是村里好心人救活并把他养大。懂事以后,杨隆军立志刻苦学习,靠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捡破烂、挖药材,挣学费艰难地完成了学业。少年杨隆军最大的愿望,是回报乡亲,用知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
1984年,杨隆军心想事成,考取了乡民办教师,被安排在当地村小任教。从教34年,杨隆军严格要求自己,他创立了“四自”管理学生法和小学语文字、词、句教学兴趣法。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学区同年级前茅。
杨隆军对贫困孩子厚爱有加,除了经常用自身的经历和生动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做命运的强者,还经常用微薄的工资,资助那些贫困学生。学生欧湘辉,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不归,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家庭极为困难。杨隆军知道后,一直资助他从三年级读到六年级,每年还给他买衣服、鞋袜等生活用品。学生赵书会的父母离异,家庭条件很差。赵书会因此中途失学两年。杨隆军得知后,把她找回学校,帮她补课,解决生活费。赵书会说:“杨老师把父爱、师爱无私奉献给了我们这些贫困孩子,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的恩德!”
山区学校条件差,杨隆军有个心愿,他想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爱贫困山区孩子,改善瑶乡的教育设施。为此,他做通在北京发展的洪塘营籍爱心人士成纯光先生的工作。成纯光被杨隆军的爱心所感动,资助150余万元,帮洪塘营中心小学建了综合大楼。从2010年起,成纯光还为家乡教育设立了助教助学奖。杨隆军还动员成先生的两个儿子帮学校硬化操场,捐赠电脑、图书,捐建篮球场。
浓浓爱心献瑶山。34年的奉献,使众多瑶乡孩子在他的教育下学有所成。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走出大瑶山,杨隆军的心中都会升腾起一股幸福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蒋施龙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