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愿做生意,怕给毛主席丢脸
上世纪80年代韶山村首批个体户回忆脱贫致富路:红色旅游带动经商潮
1984年,韶山村村民毛远连和妻子刘慈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前往毛泽东故居的路上摆起了米粉摊,和出售旅游纪念品的村民们一起成为了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从此,他们的个体经营再没有停下脚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个体经济逐渐走入韶山村的舞台。三十多年来,这个伟人故里的红色村庄,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湘潭市韶山乡韶山村韶峰路旁,靠近韶峰路与碑林路交叉口处。9月12日中午,一阵阵土菜香味飘出,让人循着味道走进一家小饭馆。它不大起眼,仅在门楣处挂着一段红布,红布上写着“毛燕舞土菜馆”。
身穿深蓝色衣裤的老板毛远连正在大堂招呼游客吃饭,随后将他们的行李拿上二楼的住宿区域。不为人知的是,这家平淡无奇的小饭馆,已经在这里开了25年,其前身在韶山农贸市场开了三四年。
潇湘晨报记者 罗雅琪 实习生 倪靖 湘潭报道
曾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当地有描写旧韶山的民谣说,“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女莫嫁韶山冲,柴棍红薯度一生。”或许这其中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关于当时韶山村究竟穷到什么程度的疑问,今年70岁的毛远连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来形容。
毛远连记得,上世纪50年代,他家八口人,有大约两亩多水田,那时还没有双季稻,一年下来一亩田也就300斤左右的粮食,加上自家在山边开了不到一亩旱地,种上些当季蔬菜、红薯等等。“那时候大家都穷,但韶山和周边其他村相比算是最好的。”毛远连说。
现在常吃的猪肉,在以前算是奢侈品。“想吃肉,要么来客人,要么等过年。”毛远连回忆,就连自家母鸡下的蛋,也只有小孩过生日才煮上一个,“鸡蛋金贵,那时候一个鸡蛋可以兑换一些煤油、火柴和盐”。
1968年,毛远连进韶峰宾馆当厨师,一个月工资二十四块五,大约四年后,他和妻子刘慈秀结婚后从父母家分出来单过。随着三个孩子的出生,毛远连的工资也涨到了三十几块钱,一家五口靠着工资和妻子在生产队的工分也还过得下去,“日子比解放前好了不少,但也只是维持温饱”。
变化
村里出现第一批经商者
上世纪80年代,以毛泽东故居、滴水洞等名胜全面开放为契机,韶山村的红色旅游出现了萌芽状态。同一时间段,“个体户”这个新鲜词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但没人真正想单独做个营生。“村里大部分人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认为无奸不商,做生意是给毛主席丢脸,在田里劳动才最光荣。”毛远连介绍。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加上村党支部不断做思想工作,村里第一批经商者出现了。“就在现在毛泽东铜像广场附近的大树下,卖茶水的、卖稀饭的、卖手工纪念品的等等。”刘慈秀说,1984年,她和毛远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分工合作在这群人中卖起了米粉。
每天晚上从韶峰宾馆下班后,毛远连用石磨将大米磨成粉液状,经过加工、煮熟制成米粉放进箩筐里,再把葱花、蒜末、辣椒等佐料提前准备好。第二天一早7点,刘慈秀一边挑着煤炉子和热锅,一边挑着装着米粉、饺子、馄饨和作料的箩筐到了前往故居参观的必经之路上摆摊。
“头几年基本上没多少人摆摊,到了后来卖米粉的一起摆在这边卖,卖茶水的一起摆在对面卖,人越来越多。”刘慈秀回忆,当时一碗米粉两毛钱,还要加一张二两粮票,没有粮票的就卖二毛二一碗。“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二十块,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刘慈秀说。
但哪怕再挣钱,刘慈秀也没想过出声招揽客人,和她一起摆摊的村民同样也没想过。多数时间,他们都选择默默蹲在摊位后面,长时间不说一句话,等着游客上门。“有人来了就吃,没人买就算了。”刘慈秀说。如今已有68岁的她回想起这段往事,不禁笑了起来,“其实是怕丑,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丢脸”。
发展
楼房盖起来了公路建起来了
摆摊五年左右,毛远连夫妇在韶山农贸市场里租了个门面,开起了小饭馆,那时饭馆的名字还叫“毛家饭铺”。会做不少菜色的毛远连谦虚道,“开了小饭馆后,一个月大概有两三百块的收入。”
1993年,毛远连夫妻将饭馆从韶山农贸市场搬到了自家修的两层小楼房,也就是如今韶峰路旁的位置。饭馆大约70平方米的大堂里摆了六张桌台,后方有一个小门可进入厨房和二楼住房区域。
韶峰路旁连着的一排小楼房都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面和小饭馆,“这一连片基本上是1993年一起盖的,统一集体规划”。毛远连回忆,事实上1989年至1990年,是韶山村修建楼房最多的时候。
“看着看着,土砖房就变成了瓦房,公路也慢慢建起来,生活也越来越好。”毛远连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韶山村还通了电话。村里安装第一部电话是在村委会,白色的电话机和现在常见的电话模样没有太大的差别,随后几年,村里80%的人家都有了电话。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方式是毛远连以前没有设想过的。1993年重新开店后,毛远连夫妇将饭馆交给儿子儿媳打理,“毛家饭铺”也正式更名为“毛燕舞土菜馆”。“我现在日子过得很舒服。”毛远连说。
如今,闲不住的毛远连时不时下地种种菜,刘慈秀则专注于在家带孙子,老两口过去摆摊开饭店的过往,依然是他们最津津乐道的回忆。
讲述
卖绿豆稀饭走上致富路
“我是一块七毛钱起的家。”9月12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年近90岁高龄的汤瑞仁,这位身穿黑色旗袍的毛家饭店创始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农民奔小康的缩影。说起自己的发家史,汤瑞仁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34年前。
1984年,汤瑞仁顶着村里的舆论压力“偷偷做起了小生意”。她寻得了一元七角人民币,买了两斤绿豆和一斤白糖,熬了一锅绿豆稀饭。毛泽东故居对面有个石台四个石凳,她将稀饭摆好,没有勇气叫卖,躲到不远处的大树后面。“怕丑。”汤瑞仁回忆,当时韶山还没有人做小生意,她觉得丢脸,心里很不踏实。
没过多久,走来几个游客,见有绿豆粥都想尝尝,便问:“这是谁的?这稀饭煮得真好,多少钱一碗?”汤瑞仁说:“我不知道多少钱一碗。我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你们随便给多少钱,不给也没有关系。”
有人尝了一碗,不由惊呼起来:“快来,这绿豆粥好吃。”20多个游客立马围上来,你一碗,我一碗,5分、1角、2角……不到两个小时,一群人将一大锅粥吃得精光。客人最后说的一句话让她至今难忘:“赚钱养活自己是件好事。”
第一天,汤瑞仁卖绿豆稀饭挣了五块钱。从此,她便做起了绿豆粥生意,并越做越大,成了韶山农民中的第一个万元户。1987年,汤瑞仁在毛泽东故居隔塘相望的对面开起了“毛家饭店”,经营红烧肉、火焙鱼等当年毛泽东爱吃的饭菜,立刻引来不少游客上门。如今,“毛家饭店”在全国已有300多家连锁加盟店,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两万余人,年纳税6000余万元。
观察
一场该不该经商致富的讨论
1980年,人多地少、靠吃政府返销粮过日子的韶山村集体经济不足6000元,人均纯收入只有290元。上世纪80年代,韶山人在“要不要经商致富”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争论,“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9月12日,韶山村党委第一书记毛雨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韶山村接待游客,吃住全是无偿的,“我们这小山沟原先很封闭。就拿卖鸡蛋来说,老观念是别人需要就应该送,卖是小气。”毛雨时说,当时大家还有另一个比较偏激的看法,认为无奸不商,经商是给毛主席丢脸。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毛主席故里更应通过文明经营带头致富。”1983年8月,时任村主任的毛雨时在一次村干部会议上说,韶山村的游人逐渐多了,村民做生意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家应该转变观念,走商品经济路子。
为鼓励村民经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除了自己带头外,还走村串户,上门谈心。“韶山村第一个经商做生意的是党员胡雪梅。”毛雨时告诉记者。
胡雪梅从一块手帕开始,做起工艺品买卖。她买来一批白手帕,自己加工,绣上“毛主席故居留念”,摊子摆在村口,没想到很受游客欢迎。随后一些村民也陆续提着茶叶、绿豆稀饭、火焙鱼等土特产摆摊设点,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
2002年,韶山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目前,村内有韶山村投资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毛泽东纪念园以及村属门店等多家集体经济实体。2017年,村级集体收入超过800万,村民人均收入3.18万元。
时间线
1979年
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首次提出了“小康”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2年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小康”的理念,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1997年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概念,并确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战略步骤:“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7年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和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决策。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罗雅琪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