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90后新农民:稻花香里的“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作者:阳建 编辑:高芹 2018-10-13 11:05:09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长沙10月12日电(记者 阳建)金秋时节的三湘大地,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站在田埂上,“90后”农民曹牛峰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也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

  四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坳。如今,这里已变成5000亩肥沃的稻田。巨变,缘于“新农人”曹牛峰,缘于这个返乡大学生对梦想的坚持。

  曹牛峰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市新市镇高炉村的农民家庭,从小对农村有着不一般的情感。上学的时候,看到家乡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田地荒芜,他感到很可惜。加之,老家附近的就业岗位少,周边村民持续贫困的现状,也让他十分忧心。

  “要是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回来,就能改变家乡面貌了。”在大学与家乡的往返中,乡村振兴的理想在曹牛峰心里生根发芽。

  曹牛峰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放弃很多城市企业的工作机会,毅然返乡创业。经过一番调研后,2014年决定在高炉村及周边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并联合一批有着共同想法的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想法有了,钱怎么办?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返乡创业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资金。农机、农具需要固定投入,请人用工随时要流动资金......在启动资金耗尽、后续资金缺乏的焦头烂额之际,曹牛峰向银行机构寻求信贷支持。

  看到年轻大学生返乡投身农业,中国农业银行衡阳市分行以“创业贷”方式快速为曹牛峰提供了210万元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了优惠。随着银行资金到位,曹牛峰承包的土地得以顺利播种,生产经营稳步推进。

  “像我这种没有任何积蓄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创业终究只能是美好的想法。”曹牛峰感慨地说,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创新服务,形式灵活、利率优惠,对前期投入大、收入回报慢的农业创业项目而言是“帮了大忙”。

  很快,曹牛峰办起的合作社,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主动为周边贫困家庭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虽然我们年纪都比较大了,但每天也有100元左右的工钱,一个月下来能赚2500-3000元。”一位在合作社打零工的村民说。

  合作社的成立,还为村里解决了水田无人耕种的抛荒问题。如今,曹牛峰已成功开荒5000余亩土地,每亩产粮量可达900斤左右。

  当合作社规模做起来了,曹牛峰又建了大米加工厂,并注册了“绿之稻”大米品牌,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曹牛峰已创建了绿联、华隆、科富3家专业合作社,涵盖水稻种植、粮食收购、粮食加工、粮食销售等“一条龙”农业经营服务,数百农户被发展为会员。

  当一块块荒芜的土地种满水稻,高炉村及周边几个村子也在一天天变样,成为希望的田野。当地村民有的脱贫,有的致富,脸上有了笑容,村容村貌也更整洁。

  “从合作社成立到现在,我们带动了400余农民致富,其中贫困户就有200人。”曹牛峰说,以前家乡到处是荒地荒草,一片凋零破败景象。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生活好了,环境卫生、精神风貌都好了。

  目前,合作社里的早稻已收割,晚稻预计在一个月左右也会迎来丰收。微风吹过,稻浪起伏。阵阵稻香中,曹牛峰坚毅地说:“做农业很苦很累,但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来源:新华网

作者:阳建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