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全省基层院团展演结束 戏迷过足了戏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刘清心 李瑾 编辑:李丽 2018-10-29 10:50:42
时刻新闻
—分享—

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克服重重困难,打造阳戏《侗山红》,把“通道转兵”期间发生的真实故事搬上舞台。贾艳 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实习生 刘清心 李瑾

  10月26日晚,随着阳戏《侗山红》在浏阳欧阳予倩大剧院谢幕,为期19天的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全省基层院团展演圆满结束。花鼓戏《老邻居》《胡子将军》、荆河戏《城头山》、湘剧《十五贯》……来自全省的19个院团带来18个剧目、5个剧种的10场演出精彩上演,让戏迷过足了戏瘾。

  这次展演展示了基层艺术院团哪些新气象?基层艺术院团如何闯出艺术新天地?当天,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全省基层院团展演剧目专家评议会和全省基层文艺院团发展座谈会在浏阳举行,为我省基层文艺院团发展共谋良策。

  让演员有扎根基层剧团的信心

  当前,基层艺术团体中队伍老化、青黄不接、行当不齐等现象非常突出。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书记罗建华说:“学这行的本来就少,能坚持下来的更少。没为他们解决正式编制后顾之忧,最后大多都选择离开,另谋行业。”

  加强演艺队伍建设是戏曲保护传承的关键。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黄琼认为,地方戏曲对语言有要求,每个剧种之间的特色也有差异,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可以外请,但培养剧团自己的演员才能长久。

  可喜的是,不少剧团摸索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桂泉介绍,为储备剧团的后备人才,益阳市花鼓演艺有限公司自己办小演员培训班,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共招收了30名学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更是委托当地高校招收30名湘剧学生,与各艺术院校联合办学培养湘剧人才,并择优录用为该剧团的正式员工。

  在留住人才方面,不少剧团注意到优化戏曲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力求把湘剧展演打造成“湘剧家园”品牌,收集整理出一本桂阳戏曲经典唱段书本,以本土戏曲为题,下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打造老百姓喜爱的文化名片,让优秀演员赢得了中国粉丝,有了扎根剧团的信心。

  “一个剧团,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

  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多搞艺术生产,一个剧团没有几十台保留剧目和上演剧目,怎么能走向市场?

  罗建华介绍,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通过向社会征集、与兄弟湘剧艺术院团交流、对现还在世的老艺人身上保留的剧目进行重现,录制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建立了较完备的湘剧资源档案,“近些年来我中心已挖掘整理大戏50余出、折子戏30余出,能上演的传统大戏35出、折子戏20余出。”

  不少剧团充分借鉴和融合多媒体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新题材、新故事,丰富表演内容,推动戏剧创作与现代生活接轨,贴近群众生活,让观众回到剧场。

  “一个剧团,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浏阳市永红艺术团是一家民营职业剧团,团长周永红介绍,该团在坚持走村串户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坚持排练演出新剧目。“实事求是地说,民营剧团就是草台班子,但草台班子在艺术上并不矮人三分,在艺术上我们坚持向高标准看齐。”该团在2016年排演了反映打击黄赌毒的《乡村故事》,2017年排练演出了宣传环境保护的《屋场里的环保经》,2018年排练演出了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10周年的《胡子将军》,该剧将于11月20日参加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原创剧目展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浏阳花鼓戏第四次晋京演出,三年三台大戏,可谓三年三个台阶,一台比一台精彩。

  “文艺创作正逢其时!”

  一部好戏对一个剧团的影响是巨大的。2015年,涟源市全力打造的新编历史湘剧《烧车御史》,在第五届湖南艺术节夺得田汉大奖,入选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全省廉政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2016年7月,《烧车御史》参加由中宣部、原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这部剧的成功,让涟源湘剧影响空前。2017年,涟源借势打造 “周末剧场”文化品牌,每月定期演出,形成了戏曲传承的良好氛围。

  “不出戏就没戏”,这成为剧团保持活力的关键。临湘市楚韵临湘花鼓戏剧团在多重困难之下,创造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佳作,团长曾伟说:“正是我团的有为,引起了各界对剧团的重视,有关方面专题研究剧团工作,为剧团新增了12个政府购买服务岗,年增财政预算80万元。”

  “小团体应当有大作为,剧团不能只靠政府资金支持,更要通过市场化努力改善运营状况。”湖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童晓阳针对剧团发展时特别指出。

  “文艺创作正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艺提到了国家治理战略层面。”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表示,今后,湖南将着力提升文艺队伍的素质,解决文艺人才常规保障和生存问题,加强文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推动创作生产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刘清心 李瑾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