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4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
“东方红”升空、北斗组网、天链建成、“嫦娥奔月”、“玉兔落月”……一次次成功发射的背后,凝聚着一代代西昌航天人的心血。
10月31日,从益阳市南县走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了本次发射的情况。“万人一杆枪,全国一盘棋。”他说,北斗人的精神是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大力协同,湖南人在其中作出了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为北斗全球系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研制队伍的重要力量。本次发射,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与时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关键业务——3类载荷单机及全部核心授权模块的研制,对卫星信号收发和系统定位精度等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北斗发展到今天,背后是七大系统、300多家参研参试单位、1万多家北斗企业、10多万从业人员。每一个细节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发射任务的成败。除了领军人物,许多湖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50公里公路驾驶3个多小时,卫星发射无小事
卫星“搭乘”飞机,火箭“乘坐”火车到达西昌。来自长沙宁乡的特种装备车辆修理技师、星箭接转运驾驶员李兵良和同事们负责把两位“贵客”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卫星到达的西昌青山机场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仅约50公里,驾驶普通车辆四五十分钟就能抵达。但李兵良需要3个多小时。
他告诉记者:“行驶要平稳,途中多次检查。卫星发射无小事,哪怕一个小零件的损坏,都会造成发射的大事故,必须确保卫星‘毫发无损’。”
卫星接回来,进入卫星测试厂房做测试。空调指挥员唐树海和同事负责保障厂房24小时保持标准的湿度、温度和洁净度。
唐树海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他所在的工作楼内,约30台金属柜整齐排列。他解释道:“家用空调是一体式的,这里的每一套机器相当于家用空调中的一个部件。”
打开其中一套机器的门,密密麻麻的各色电线和或明或暗的灯泡让记者眼花缭乱。
“合格的空调指挥员要看一眼就知道哪些灯应该亮,哪些灯不该亮。”唐树海说,达到这个要求,要熟知每条电线对应连接的设备,了解机组组成的结构原理,看懂复杂的电路图。整个空调系统有两三千根电线,一般人要花一年多时间才能成为熟练工。
微小的灰尘也会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厂房环境的高要求让唐树海和同事时刻绷紧了神经。他们每3个小时整体巡查一次,机器的运转声稍微大一点就会立刻去查看情况。
自我加压,为了祖国有平等对话权
高高瘦瘦的刘楚斌是娄底新化人,他是西昌观测站的第一位博士生,主要工作是为西昌观测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供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基础地理数据。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刘楚斌参加过一些高级别的技术交流会议,许多先进的航天科研团队让他感到竞争激烈,必须争分夺秒地研究探索:“不能等靠要,中国要有和先进国家及团队平等对话的权利!”
为了更好地跟踪火箭,操作手要通过火箭跟踪仿真三维训练系统进行训练。但是原有的系统对火箭升空后的环境模拟不到位。刘楚斌突破专业的限制,通过自学,利用休息时间,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优化了系统。
30岁的常德津市小伙胡杰和刘楚斌有共同的愿望。自从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完成了50余次航天发射测控任务。他参与研发的三维可视化仿真软件先后摆脱了对国外航天仿真软件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依赖。
“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要一边学习、一边研究,非常艰难。因为经常加班,参与研发的同志还得了腰椎病,但我们没有放弃。”胡杰说,一想到软件不研发成功,我国航天发射机密被窃取的隐患一直存在,他就有了动力。
选择艰苦与寂寞,因为他们是航天人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事技术工作的都是“学霸”。他们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拿丰厚的薪资,过光鲜亮丽的生活。选择山沟沟里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普通人的不适应、焦虑、疲惫、思想挣扎,他们都有。
唐树海记得,2015年,他坐火车来到西昌。看着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荒凉,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落下了眼泪。不过,当他投入工作,发现许多知识还要学习,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岗位对于卫星发射的重要性,便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
“我来自湘西农村,多亏当地政府的扶助,我才能读大学。”他羞涩又有点骄傲地告诉记者,“每次回家,乡亲们都说航天英雄回来了。我们一家都感到很光荣。”
和他一样,成千上万航天人选择了艰苦与寂寞。
“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点进步,不仅是祖国的荣誉,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人活一世,意义在哪里?不就是把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个人理想的实现联系在一起吗?”听到胡杰发自肺腑的话,记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编辑: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