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
岁末年初,又到一年工作考核之时。今年,全省实行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树立新的“风向标”,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在首位。
考核“指挥棒”的指向变化,目的就是引导各地加快从过去粗放型发展的“速度情结”中走出来,实现向精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湖南近3年的实践证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举措。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叮嘱湖南,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顶着压力、痛下决心,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关闭小煤矿和烟花爆竹作坊式企业,整顿有色金属、水泥行业,有序退出造纸产能,搬迁一批老工业基地。从短期看,这对地方经济有一定影响;但长远看,这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脱胎换骨”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清水塘、竹埠港、合江套、水口山等老工业基地在搬迁中改造升级;华菱钢铁脱虚返实、深耕钢铁主业,中联重科退出环保、提质升级工程机械,利润不降反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倒逼各级优化环境,实现“腾笼换鸟”,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傲然领跑,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增长。
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持久战。经济外向度如何提高?民生短板还有哪些要补足?发展后劲怎么增强?这些问题中既有当前突出矛盾,也有长效机制掣肘。湖南还需继续出实招硬招,练好“绣花功夫”精准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这一重大论述对于我们做好明年湖南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就要严格落实项目“停缓调撤”要求,重点解决好扶贫领域“两不愁三保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就要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各项改革走深走实。提升产业链水平,就要继续加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畅通经济循环,就要促进区域系统发展,提高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高质量发展的“通关秘籍”就在我们身边,蕴含在湖南百姓的需求中、关切中。只要我们保持定力耐力、坚定信心决心,坚定不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定能开创新局面,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雪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