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薯地里能“刨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刘国庆 陈琳 蒋祁峰 编辑:李丽 2019-02-09 09:27:2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刘国庆 陈琳 蒋祁峰

  “2018年,我家红薯种植生产加工都获得了好收成。”2月8日,正月初四。记者来到祁东县西部偏远贫困山区步云桥镇桥石村,村里年轻的种植大户罗勇军正猫着腰,在自家红薯地窖里,检查储存好的去年预留的种红薯,为今年的红薯种植提供保障。

  记者随后跟随小罗来到楼顶上,这里摆满大大小小30多个竹簸箕,上面晒满了金黄色的牛筋红薯干,色泽诱人。记者忍不住拿起一块放嘴里嚼,软糯香甜,清爽可口。据介绍,这种牛筋红薯干就是将红薯煮熟、切丝、晒干做成的。

  “去年4月,我流转村里土地50亩,全部种上红薯。”罗勇军说,去年风调雨顺,加上自己精耕细作,红薯亩产达2500公斤,加工成牛筋红薯干1万公斤。罗勇军告诉记者,红薯干大部分销往内蒙古和云贵川等地,小部分销往本地,纯收入15万元。

  桥石村地处偏远山区,位于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地带,干旱少雨,但该村的土壤属典型的黄泥土壤。去年,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改,修成了一条长达2公里、贯穿全村的水渠,为发展红薯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黎媛,我想利用村里的自然条件,发展红薯产业,增加家庭收入。”当初想搞红薯种植时,罗勇军对妻子黎媛说。

  “不行,发展红薯产业是体力活,太辛苦啦,还是到城里打工好。”刚开始,黎媛对丈夫的提议并不认可。

  罗勇军耐心跟妻子讲道理、道实情。最终,黎媛被丈夫的创业激情所感动,同意和丈夫在家发展红薯产业。

  夫妻俩不分昼夜在红薯田间拔草、施肥、浇水,累得汗流浃背,晒得面容黝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罗勇军种的红薯收成不错。但是,他也遇到了储藏和加工的新难题。他向记者“吐苦水”,当时家里十多间房屋堆满了红薯,堆积时间过长,红薯容易发霉腐烂。

  为解决红薯储藏、加工难题,罗勇军计划新建一座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储藏仓库,并添置3台红薯干烘干机,以应对阴雨天气,减少红薯加工损失。“据测算,建仓库、添设备共需资金60多万元。”罗勇军说,现在资金缺口达30多万元。今年,他想通过国家惠农政策到有关部门申请无息贷款,解决这个难题。

  “小罗是一个会做事、爱学习、肯吃苦、乐助人的好青年。”村党支部书记曾小华说,去年村支两委已推荐罗勇军为祁东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现在已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看来当初丈夫所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红薯地里能刨金。”黎媛笑着对记者说,在家乡种地,比在外面打工强。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种红薯增加收入,罗勇军告诉记者,今年春天,他想牵头成立红薯种植加工合作社,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提高加工质量,拓宽销售渠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刘国庆 陈琳 蒋祁峰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